承天寺,藏于繁华的隐者

  承天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中心承天巷对面南俊巷东侧,又名月台寺,南唐保大末年至中兴初年(公元957-958年)建寺,历代屡经重修,与开元寺、崇福寺并称泉州三大丛林,有“一尘不染”、“梅石生香”等奇景。

其实离开元寺也不算远,跟着导航走大概半小时,初见山门,却不那么显眼,以为就是一个小寺庙,但走进去,却是别有一番天地。

进入山门,是一条宽4.6米、长99.6米、面积458.16米的甬道,甬道南侧,是七座佛塔,间植榕树。有“塔无禽栖”、“榕不过墙”、“蝇不朝天”诸景。南面墙壁上有弘一大师手迹“南无阿弥陀佛”“升无上道、得正法流”、“善悟无碍,永得大安”等禅悟。北面墙壁上嵌有“古铸钱遗址”、“革命遗址”两方石碑。甬道南侧立有一方泉州市人民政府的文物保护石碑。

甬道尾端北转为寺宇密集建筑,全都坐北向南。这与一般寺庙入门就是大殿的格局比较不同。

转入正殿,寺的中轴线依次分布着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法堂、文殊殿,东轴线的建筑依次是圆常院、广钦和尚图书馆、旧僧舍、新僧舍、客堂、龙王祠、五观堂、南园故址、大悲阁、会泉宏船法师纪念堂、禅堂、涅盘堂、祖堂等。西轴线上原有开山堂、禅堂、光孝寺、王公祠、留公祠、功德堂、许公祠等等,今仅存"檀樾王公祠"。

天气很好,漫步其中,觉得心旷神怡,比起开元寺的游人如织,承天寺更像一个藏于繁华的隐者,一个使人安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