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家院门前散落的石墩、石柱是古时木府遗迹,从上面精美的雕刻可以想见古时木府的瑰丽
木府位于丽江古城狮子山下,是丽江木氏土司衙门的俗称。木氏土司家族自1253年世袭丽江土知府以来,先后历经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长期统治丽江地区,现在的丽江木府为1997年地震后重新修建。木府座西向东,在保留明代建筑风格的同时,又融汇了纳西族、白族等精湛工艺,府内殿堂巍峨、布局严谨,楼台亭阁、花园回廊等风格别致,同时玉沟纵横、活水长流。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故有”北有故宫,南有木府“之说。讲述丽江木氏土司家族故事的电视剧《木府风云》就是在这里取景拍摄的。 来丽江之前一直把这里与《鹿鼎记》里的”沐王府“混淆,其实“沐王府”在昆明,是明朝镇守云南的“国公”沐英的帅府,后被吴三桂扩建为平西王府,所以此”木府“非彼”沐王府“。 虽然我是这次从狮子山的木府后门进入的,但考虑到大家的阅读和游览习惯还是从木府正门开始说起。木府正门前是忠义牌坊。牌坊结构宏伟、雕刻精湛,采用汉白玉雕刻而成,据说石料来自金沙江边下虎跳。匾额上镌刻著明神宗即万历皇帝钦赐的“忠义”二字。民间有“大理三塔寺,丽江石牌坊”的说法。




议事厅后侧回廊上的东巴大鹏鸟”修曲“雕塑,只是奇怪不知什么原因没有翅膀,托举的不知是鼓还是什么。修曲是纳西民族的自然之神,守护着人们的农田、家畜,使之肥沃、兴旺、发达。

议事厅后的万卷楼是木府内的最高建筑,取“读书破万卷”之意,也突出体现了木氏土司对教育和文化的重视。据说古时万卷楼集有千卷东巴经,百卷大藏经,以及六公土司诗集和众多名士书画等。在云南土司的历史上,木氏土司接受汉文化最早。史称:“云南诸土司,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


而木府中很多地方都体现了汉文化的影响,甚至走廊上都写有”克已复礼为仁“这样的儒家经典语录。

万卷楼后的护法殿又称后议事厅,是古时土司讨论家事、执行家法的地方。

木府其实是分为前后“两院”的,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在“前院”,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一直到狮子山属于“后院”,中间由过街楼贯接。这块”乔木世家“的匾额即挂在光碧楼后门,是明朝嘉靖皇帝御赐。乔木代指贵族、高官,语出《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嘉靖皇帝赐下的这块匾额暗合木府姓氏,可谓一语双关。

光碧楼之后是玉音楼,是古时土司迎接圣旨以及歌舞宴乐的地方。楼层三叠,共有二十个翘角飞檐,从侧面可以看到五个翘角飞檐,仿佛五只凤凰展翅来仪,所以又叫五凤楼。一楼和楼前是土司歌舞升平的地方,二楼则是供奉凤诏鹤书的地方。

后花园两侧的走廊蜿蜒曲折,可直上狮子山。

位于木府后院狮子山上的含和亭,在此俯瞰,巍巍木府,宫殿庄严,错落有致,mei'lun'mei'huan。

木府的最高处狮子山山腰建有一座三清殿。据说木氏土司由于深受汉文化的熏陶,逐渐成为道教的信奉者。电视剧《木府风云》中着重表现的纳西族一代明主木增,就是“独爱玄同契老庄”,信奉道教神仙,自号“滇西华马水月道人”。

木府中轴线北侧则是土司的家院,是土司及其夫人、家属休息的地方。

这些家院门前散落的石墩、石柱是古时木府遗迹,从上面精美的雕刻可以想见古时木府的瑰丽。

木府家院一角,参观了下木府夫人的厢房,房间并不大,据说是因为古时冬天寒冷且取暖不便,所以房间设计的就相对较小。

家院雕刻精美的木门,上面的动物形象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