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拉教堂是在11世纪的时期被重建的 这一时期的拜占庭艺术已经到达了纯熟的阶段 在科拉教堂被发现...

在伊斯坦布尔的景点里,科拉教堂绝对是个异类
怀抱着耶稣的圣母在穹顶看着你的时候,你就知道这是伊斯兰世界里一丝明灭的基督教的烛火
科拉教堂始建与四世纪,那个时候科拉教堂完全不会想到自己今后会成为一个如此有意义的教堂
那个时候君士坦丁大帝已经把基督教奉若国教
最大的最华丽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也熠熠夺目
没有人会留意这个地处偏僻的小教堂
科拉教堂,名字的意思不过是乡下的教堂
它在君士坦丁堡厚厚的城墙的那一侧
隔着城墙,看到拜占庭的大教堂美得如火如荼

外墙在翻修的科拉教堂留下一个小小的门脸通行
可是一进教堂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满目的镶嵌画和湿壁画
好像一个小号的圣马可教堂突然就出现在了伊斯坦布尔
镶嵌画的精美和湿壁画里美丽的东方元素
所有的游客都在伸长脖子,穷目力一窥这些美丽的拜占庭元素
最爱偏殿的湿壁画长廊
这是当年留给捐赠人(有点像敦煌莫高窟的供养人这么个意思)的安放陵墓的地方
画面都是圣经故事和死亡以及复活相关的情节
灯火昏黄,壁画的颜色依旧绚丽
这样的美有一种强悍,突破了曾经包覆它的那层灰泥
让看客莫名的激动起来

最内侧的重生的耶稣
画面妙曼而生动,耶稣拉着从地狱之门而出的亚当和夏娃
后面有着国王和圣徒
这是科拉教堂最宝贵的一幅作品
着装的色彩,包裹的头巾
当年建造科拉教堂的也不知何须人也,甚至说建造的时间都不是特别的确定
这么偏安在城市之外的小教堂可能会想在历史中最快被消逝的肯定是自己才对
对不对

在奥斯曼的侵占之前,科拉教堂就被用灰泥掩覆了起来。
靠近老城墙附近的科拉教堂当年应该也是战火交织的比较猛烈的地方
沿着法提赫区现在十余公里的伟大城墙当年就是拜占庭人抵御奥斯曼人入侵的大地防线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些相关史料,三层设计的城墙相当经典

Christ Pantocrator
耶稣普世君主,放射状的线条搭配的镶嵌画,在南侧的穹顶里夺人眼球。
科拉教堂虽小,可是依旧华丽非凡。
拜占庭在发展后期有些失衡,太过于关注文化而忽略了治国和武力的发展
这一脉文化的传承融汇东西,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共融
所以在强大的奥斯曼濒临城下的时候
诗人在缅怀,画家在记录
可是覆灭的命运,却在劫难逃

在外廊的穹顶,镶嵌画密布每一个角落。
实际上现在的科拉教堂和圣索菲亚大教堂一样
是失去了基督教的作用,改建成为了卡立耶博物馆
Kariye Muzei
用这个名字这个去问司机或者路人,他们都会热情的告诉你这个地方在哪里

每一个画面都是圣经的故事 耶稣的水变成酒,大变面包片,治愈病人。。。等等等等等的故事


圣徒保罗的镶嵌画,指甲盖大小的各色瓷片,珐琅拼接而成。
罗马时代就已发展成熟,在拜占庭时期被创造到了巅峰。
有幸的是在来到君士坦丁堡之前去过威尼斯
在威尼斯逐渐起步的镶嵌画艺术就已经已趋成熟
可是拜占庭的艺术家把这个技术发挥到了极致

用小小的瓷片勾勒出线条容易
可是要用不同的颜色来描绘景深的变化,光线的明暗,人物的情绪
这就是极高超的技术了

科拉教堂是在11世纪的时期被重建的
这一时期的拜占庭艺术已经到达了纯熟的阶段
在科拉教堂被发现的镶嵌画和湿壁画都被奉为拜占庭后期的艺术经典
画面的规整平静的展示着耶稣和圣母玛利亚的故事
你可以看一看在科拉教堂的欧洲的数量,特别是夕阳红老年团
我觉得他们是对景点含金量的一个绝对风向标~哈哈哈
科拉教堂在奥斯曼时期也被改建为清真寺了
也许是这个教堂真的很美,改建的人并没有毁去一切的壁画和镶嵌画
也可能是觉得这个小小的乡下的教堂无足轻重
这样科拉教堂就奇迹般的在那段时光中存活下来了
后来在美属的拜占庭研究院的帮助下,把灰泥覆盖,木板遮掩的壁画还镶嵌画慢慢的复原
直到现在都还在修复的过程中

和圣索菲亚大教堂还有蓝色清真寺所在的老城区艾哈迈德区不一样
这片靠近老城墙的偏远地区叫法蒂赫区
也是奥斯曼侵略者穆罕默德二世的外号 法蒂赫 征服者
城区都是密布的居民区,看过去伊斯坦布尔的城市密度也是极其之高的
蔓延的红顶之外,飘扬更多的是红色的星月旗
不论你走到土耳其的哪里,都能看到扬起的星月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