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兴寺建于明正德十一年(1516),原为延绥镇总兵戴钦家祠,后舍为佛寺,历经明天启、清康熙、光绪、宣统年间整修、扩建始成全貌。

戴兴寺依地形高低就势,分上下两大院,据悉有殿宇50多间。其下院可分南、北、中三个小院落。全寺原有铜铸、木雕等佛像100余尊,藏经书3000余卷;还有楠木雕制方桌和九曲石桌等珍贵物品;正殿有戴钦塑像。可惜这些历经数百年珍物,在“文革”间被毁。只留有在“文革”中被信众用砖砌护在洞内,在外面大大的写了一个忠字,才逃过劫难的弥勒佛泥塑造像和十多方明清碑石木匾。

戴兴寺2008年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九八五年赵朴初为戴兴寺书写的门额

正前方照壁有一铜嵌“佛”字 。文革后唯一留存的古佛像在北小院东弥勒佛殿。

中小院东殿是念经堂,供释迦佛。殿前檐下有光绪、宣统年间住持僧行振所立“僧会司”匾和其它的木匾。

康熙年间的“德风远布” 匾

明崇祯九年(1636)的“急周同道”匾

南山墙镶嵌的石碑,是行振禅师于宣统二年题写的戴兴寺旧事

上院正殿大雄宝殿

门悬“大雄宝殿”匾额,亦为赵朴初题写

院中有内蒙古某信士2001年敬献的两座高八、九米、下粗三米的“千佛铁塔”。

上院西边是坐东向西的五佛殿。五佛殿门上悬挂有清康熙年间榆林名书法家陈璋书写的“梵林公艺”、“仁让超厚”等匾额。

中小院

中小院南房是地区佛教协会,其顶部建“晨钟”阁

北房是待客室,其顶部建“暮鼓”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