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是中国北方最早、最著名的都城,已有近1600年历史
统万城。从神树涧出来直奔红墩界乡白城则村的统万城。靖边话把“子”读作“则”,白城则其实就是白城子。门票:30元/人,停车:5元/车
统万城位于靖边县城北58公里处的红墩界乡白城子村,因其城墙为白色,当地人称白城子。又因系赫连勃勃所建,故又称为赫连城。为东晋时南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遗址,也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是中国北方最早、最著名的都城,已有近1600年历史。统万城始建于公元413年,竣工于公元418年,由汉奢延城改筑而成。后来在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一统北方期间,统万城被攻克,从此设置为统万军镇。(摘自百度)
统万城城址由外廓城和内城组成,内城又分为东城和西 城两部分,由东向西依次为外廊城、东城和西城。外廊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约4700米。东西城中间由一道墙分开,东城周长为2566米,西城周长2470米,东西城的四隅都有突出城外的平面呈长方形或正方形墩台,皆高于城垣,西南隅墩台高达40余米,仍存城垣高出地面约1—10米。(摘自百度)
这个匈奴最后的都城,取名“统万城”,寓“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之意。当地百姓也称之“龙墩”。统万城遗址全部为夯土建筑遗存,城市的基本格局仍旧保留,部分城垣、城门、马面及角楼遗存清晰可辨。
西南角的这个马面,高达31.62米,高出南墙17米,中空,俯视呈方形竖井。据考证,此马面是中空的仓储建筑,亦即史书上记载的“崇台秘室”。
完全没有保护,人们可以在上面走来走去的
统万城不论是城垣还是马面等,一律用苍白色土经锅蒸后再板筑夯实而成,故俗称“白城子”,其建筑材料主要是石灰。石英砂、白黏土,类似现代建筑广泛使用的三合土。 夯土块彼此呈“井”字形咬合,中间筑入木桩加固。1600年过去,木桩大多腐烂,留下一排一排的孔洞。
这些洞洞成了天然的鸟巢了
据《晋书》记载,该城修筑是由赫连勃勃手下的亲近大臣叱干阿利负责的。此人性情残暴,他在巡行工程时若发现墙面能被铁锥刺进一寸,施工者即遭斩首,尸体亦被筑进墙。因而城池虽为土质,却坚硬如铁,这也是统万城雄姿尚存的主要原因。
城址一周和城连接的墩台也很多,共计东面11座,西面8座,北面6座,南面11座。
南城墙,这里完整地保存了一系列极长且密的马面。马面密集的城墙不需太厚,有利守城。马面筑得如此之长,除了防御进攻,也作为储粮的仓库。
现在没有什么保护,可以进城内走走,也可以沿城墙走。我们选择了后者,先从西往东,然后环绕一周。
在城内中央,孤零零的矗立着高达19米的永安台,是当时赫连勃勃处理朝政之处,公元425年赫连昌即王位于此。2004年加固修复了它的基座。
根据《统万城铭》记载,当时除了皇宫正殿永安殿外,南北均有离宫别殿。有过冬的温室、避暑的凉殿,寒暑无殊。名堂、社稷祭礼设施、通房连阁、亭台楼榭、花园苑园应有尽有。此外赫连勃勃还铸造了大量的铜鼓、飞廉、翁仲、铜驼、龙兽等器物,上饰黄金,陈列于宫殿内外。
废弃的窑洞,直接打在城墙的夯土上
在东城墙看南城墙墩台、永安台和西南角墩台
东墙既矮小又不连贯,城外是一片荒草滩
东北角墩台
从城东北角墩台上看城内,这片城池已掩映在茫茫的荒芜之中
还有一户人家在这里居住
依旧是直接打在城墙的夯土上的已经废弃的窑洞
看见我们就高兴成这样了吗
北城墙还比较完整连贯,此刻我脚下就是那些废弃的窑洞
西北角墩台
还在修复中
西段城墙淹没在杂草中
城墙内外均为茫茫戈壁
如此残酷的环境里这都是稀罕物了
西门瓮城遗址
西门遗址被发掘前已被掩埋在9米多深的沙层下
《晋书》记载统万城四面设有四门:招魏门、朝宋门、服凉门、平朔门,服凉门就是西门。而经过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钻探,发现实际共有五门,且都有瓮城。
我们用了一小时四十分钟(慢速)又回到了西南角。
在统万城被北魏攻陷之后,这里依旧作为军事重镇兴盛了500余年。
最后围绕它转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