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从泗门宾馆的外观来看并无多大特别,但走进今晚美餐主角【阁老家宴】的宴席厅时,就被眼前的高洁家具,青花瓷盘、装修设计所惊讶。

宴席厅里的装修,如同名人雅士的书房,壁间悬挂着翰墨神韵的对联,桌台的瓷盘装饰点缀,如此风雅。一股书香气息油然而生,尽显高贵典雅的气息。

饭前临窗品香茗,任丝丝幽香润泽心灵,冲淡烦愁,飘来清香,沁人肺腑……

听一曲空谷幽兰的琴声,任思绪随声飘荡,灵透的曲调,清脆的音韵,这一刻,愿什么都不想,静静赏此空灵之声……

泗门阁老家宴,源于明代中期,相传为四朝元老、三朝为相的谢迁所亲自制定。 “明正德元年,谢迁请诛权阉刘瑾不成,被迫致仕回到老家泗门。为避祸,谢迁杜门僻处,绝口世故,惟与冯兰等一二故老徜徉于东山汝水之间。此时的阁老家宴,即为普通酒宴,民间一般称之为四大盘、八碗头、十碗头,至多十二碗头。四大盘为炒菜和凉菜,八碗头至十二碗头以烩菜、烧菜为主,其主料无非是鸡鸭鱼肉和蔬菜。其中的十碗头,讨“十全十福”之彩头。”

“正德五年,刘瑾伏法,谢迁蒙诏官复原职。平时门可罗雀的阁老府前,又重新热闹起来。以前因怕受牵连而不敢来往的各级官员及亲朋好友,又每天穿梭于万安桥上。为了招待这些客人,谢迁遂对原先的普通家宴进行改良和创新,以泗门本地海鲜土产为特色,按冷盘热菜的盘碗数量,菜肴质量品位的高低,形成“八围筵”、“十二围筵”、“十六围筵”、乃至“二十四围筵”一套完整的筵席体系,后世称之“阁老家宴”,距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

今晚所品尝的是阁老家宴中的“十六围筵”,即十六只冷盘、十六道冷拌、十六道热菜、四道点心, 上菜时每道四菜同时齐上,摆放于八仙桌的四方,称之为“四吊角”,随后菜进度将菜碗轮番移动。

菜肴以高档的原料,有名厨掌勺,使其色适于目,其香适于鼻,其味适于口,集煎、熏、拌、炒、烩、熘、爆、炸、蒸、炖、烧、焖、煮等精湛的烹调于一体。

如此丰盛的家宴,让人是垂涎三尺,据说“十六宴席”前前后后上菜到品尝,整个筵席时间可达3个小时之长。

这不但是一场美食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体验,对这美食的鲜香滋味,无不对中华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