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开神之面纱---怒江大峡谷、独龙江探秘》中提到的 雾里村 攻略
我想说,摄影并不能表达出雾里村的美丽,语言也是苍白的,只有亲眼看到了,才能感觉到
往回走两三百米,过了这座人马吊桥,再往前走1公里左右,就到达了雾里村。
雾里村本来应该叫“翁里”,意思是“一个像鸟窝的地方”,后来有人叫“五里”。田壮壮在记录片《德拉姆》里曾拍过这里,并把从朝红桥进村的一段在山崖上凿出的道路称为古道。村庄坐落在三面是高山,一面是怒江的”与世隔绝”的云南怒江州丙中洛乡那恰洛峡谷中一个缓坡上,36户村民在一小块山地上造就一副天然图画。钟灵俊秀,画卷如诗,世人不见,只在深山。它藏在浓雾下,秀美而又神秘。四十一户农庄傍水而居,悠然自得!
我想说,摄影并不能表达出雾里村的美丽,语言也是苍白的,只有亲眼看到了,才能感觉到。
↑ 村口的怒族小女孩,文静是一种美
↑ 微笑是一种美
↑ 俏皮是另一种美
↑ 但像这样人为的摆拍,却感觉失去了童趣的真实
慢慢走进雾里村,在众神眷顾的自然面前,我甚至不忍大声讲话,以免惊扰了它的宁静。在这里,我只能重新定义美好和安静。
↑ 一个怒族小男孩眼巴巴地望着他的父亲
↑ 此时,他的父亲正从树上慢慢爬下
好安静,让我不由想起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真的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一个怒族阿婆走向她的小木屋,后面跟着她的鸡
↑ 怒族人的木屋,象是绿色丝绒毯上摆放了几块积木。建屋用的原料很简单:碧罗雪山上的松木,怒江里的鹅卵石。
↑ 这里依然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一个怒族妇女正用最原始的方法在织布。
我悄悄地来,悄悄地离开,再见,雾里。
雾里村到朝红桥约两公里的路段,是茶马古道的一部分。这条古道,完全是刀劈斧凿,生生地从近乎90度垂直的悬崖壁上开出一条仅可容两人交会的小径,人行其中,如踯躅于巨大的岩石隙缝,下临悬崖,滔滔怒江,奔腾不绝,令人生畏。
这条古道,是以前雾里村民进出雾里的生命通道,亦是雾里村的教徒们,每周日去做礼拜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