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会上岸,阳光万里,去哪里都是鲜花开放……

挑了个阳光明媚的好日子,带着妈妈自驾来到桐庐这一片世外桃源中,从嘉兴出发,全程沿着沪昆高速,杭甬高速及长深高速,两个小时左右就到达绿水青山,乡野风景中。

蜿蜒的山中小路,伴着竹林溪涧,有些美景甚至要让我们停下车来,走出车外,环顾四周,茫茫竹海,在一片寂静中,聆听这大自然五月的天籁。

在山路上前行20多分钟,转个弯道,柳暗花明又一村,之间群山连绵,晴空朗朗,山坳间的村落,小屋星星点点,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段山路,像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有了一个最漂亮的收尾。

这里是富春江边的一个小村落——芦茨村,没有嘈杂的商业,大批的游客,只有溪涧流淌千年,石桥、村舍、深山、古树,构成了它最经典的模样……

芦茨村的慢生活体验区,成为了一处能让人慢下脚步,愉悦身心的现代桃花源。

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都与青山绿水有关,记忆里的时间过得非常慢,鸡鸣犬吠,吃饭喝茶,就是生活的全部,慢生活街区就是这样一个记忆中的家园。

没有城市生活的紧张,只有农家生活的悠然,在山间骑骑车,呼吸下新鲜空气,不用任何语言,便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漫步湖边,驻足品味,微风中清爽、甘甜的乡村味道扑面而来。

群峰环绕,峡谷幽长,一片翠绿,算得上是天然的超级“大空调”,这里有源自龙门山脉的天然山泉水,水温低于25摄氏度,山谷外热浪滚滚,山谷内却透着阵阵清凉。

被大山包围住的村子总是很安静,只有哗哗的水流声,时不时的蛙鸣重唱,奏出了乡村的月半小夜曲。

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抬头便是蓝天白云,放眼就是青山绿水,迎面吹着微风荡漾,品尝最地道的农家特色菜,这是自然给予的最佳享受。

而就在这样的一个村子里,竟然还隐藏着一幢有特色的独岛民宿——富春漫舍,依山临水,森林环绕,必须乘坐私人游船才能上岛入住,有一种浓浓的“隐世感”。

要不是电话与民宿工作人员联系,我们是压根找不到上岛的途径,它坐落在严子陵钓台江南龙门湾景区的钓鱼台上,这里是传世画作《富春山居图》的实景之地,是东汉高士严子陵的隐居之地,也是历代文人墨客倾慕的山水圣地。

富春漫舍总共有12间山水房间,每间房间都有独特的命名:渔舟唱晚、烟雨梧桐……在管家的帮助下,我们顺利办理了入住,享受这里的静谧感。

走进房间,拉开窗帘,任阳光肆意穿过落地窗,在窗边沐浴阳光,看看外面的富春江美景,时光很快就会在静谧中滑过去,会发现原来留一点时间让自己和自己相处是那么的美好。

岛上还打造了一系列的休闲娱乐活动:垂钓、棋牌、游船、桌球等应有尽有,在享受山清水秀的桐庐风光时,还能和身边的朋友休闲娱乐一番,岂不快哉?

芒果和虎子,这是岛上的两只萌宠,在大自然中生活得如此惬意,嬉戏打闹,在山林间与复苏的万物一起呼吸……

清晨,叫醒我的不是闹钟,也不是梦想,而是这里的虫吟鸟鸣,听不到人间任何嘈杂的声音,偶尔有船只在水面划过划过留下的漂流弧线……

在一个睡到自然醒的早晨,伴着明媚的阳光和树影的婆娑,享受一份山间的营养早餐,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画面。

房子依偎着山,碧水衬托着天,天地之间固有的灵气洒在了这里,一瞬间,就让我的记忆定格在这样的画面里……

漫舍的主人为了让入住的客人更好地感受当地文化,都可以免费游览国家4A级景区——严子陵钓台,在漫舍的钓鱼岛码头上就可以直接坐着船吹着江风去领略小山峡的风光。

山风徐徐,白云悠悠,空谷沉寂,此刻,关掉手机,静享这片刻的宁静。

小船载上岛之后,还需要乘坐大船才能进入探索更深藏的景色,这里是拍摄《富春山居图》的实景地,第一次看到富春山居图,是在电影院里,说实话,那部片子看了半小时就想打瞌睡了,这一次遇见它,大概是觉得自己穿越了,在亲眼见到它之前,很难想象,一幅600多年前的画卷,能描绘出令人汗毛直立,不自觉得凝神屏气,生怕呼吸大了,惊扰了这方仙境地,传神意境。

散客等船的时间比较长,一般40分钟一班,除非正好碰上团队,不愿意等也可以坐快艇,在江上乘船的感觉很不错,有点走进《富春山居图》的感觉。

严子陵钓台因东汉严子陵隐居于此得名,由东台、西台、严先生祠、石坊、碑园、钓鱼岛、富春江小三峡等景点组成,牌坊前,一江春水静静流淌。

水还是那个水,山还是那个山,六百多年前的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黄公望面对异族的统治,仕途的不畅,采取了中国文人惯有的消极隐退的方式,在富春江边结庐,留下千古隽誉。

山脚下有一些古迹,最有名的是刻有“严子陵钓台”的古牌坊,也是游客照片中出镜率最高的。此外还有严先生祠、天下十九泉等景点可以参观。

上山的路分为东、西两条,其中东步道有大量石碑组成的碑廊,看不懂可以在下船的地方请讲解员。顺着林间小路上山,四周是茂密的竹林,山很小,20多分钟即可登顶。

登上山顶,眼前的江景豁然开朗,俯瞰富春江龙门峡的风景,峡中有峡,景中套景,漫游在这自然构筑的天地里,恍如有一种游长江小山峡一般的诗情画意。

蓝天白云下的富春江格外迷人,不需要刻意装扮,也不需要刻意去寻找,自带PS的美颜特效,麻麻说今天要成为我镜头里的老模特了,愿岁月待她温柔些,时光,慢些,再慢一些……

在无风晴朗的日子里,划船去这里寻山访水,无需刻意生活在别处,这大概才是真正的隐居时光。

生活在城市里,每天被雾霾压得喘不过气,每天被交通堵得水泄不通的时候,就想逃离都市,隐居山野,走进这块宝地,才明白古时的文人墨士为何想隐居在此的原因了。

这里的一切都是自然与原味的,恍如隔世般游离在时代巨变的浪潮之外,一场完美假期是对现实生活友好的定时抛弃,在这一刻从繁忙中抽离自己,在城市之外享受天地间的自由自在。

母女俩走出这一片小山峡,内心却还沉醉在这大自然中,沿着省道210,穿过大峡山隧道,自驾约30分钟左右,就来到了另一个值得让人驻足的地方。

如果说那些曾经的过往忽然在某一瞬间涌上心头,那种五味杂陈的感觉再次翻滚的时候,不要迷茫,我们一起找一个叫做“静静”的地方——深澳古村。

这个叫深澳古村的地方,就如同它的名字,神秘又深邃,好似看透了一切,它建于南宋,有着“江南第一井,南宋第一村”的美名。

那天下午,阳光甚好,母女俩一同走近古村,一汪湖水映入眼帘,石板路的两侧,湖水岸边和白墙脚下,铺晒着的腌菜和三三两两靠坐闲聊的老人,展现给我的是这个江南村落的原有样子。

比起江南另外一些知名的古村落,这里没有熙熙攘攘的游客人流,五颜六色的店家招牌,喧闹嘈杂的高声吆喝,它就是静静地坐落在山脚下,你来看它,都会不自觉地放轻脚步,亦步亦趋,生怕打破这一方留存百年的宁静。

明清水系,百年建筑,那是你看到深澳大方的模样,而澳口里的涓涓细流里的才是它更细致的模样。诚然,一座古村落,远不止看到的这一些……

时光似乎从来没有在这里走过……

村头的老奶奶在自家门前的阳光下干着活,几个村里人靠着墙角聊着家常,触动你的就是那些墙皮斑驳的土夯墙,如同莫奈的油画般质感,门楣上贴着历史保护老建筑,这里没有过度商业化,它就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村落。

古村里面不大,却足以让人细细品味,

可以漫无目的地随意行走,朴实、安静、本分,

全是江南古村落的真实写照。

村内街巷纹理清晰,鹅卵石铺就的路面,

脚踩上面犹如足底按摩一般,

沿着卵石铺就的小径走进小巷,

满目皆是明清时期的古老民居,

老宅的地基也多是用卵石垒砌,祠堂、古井、水渠错落

庄重的祠堂,古老的戏台,栩栩如生的木雕等徽派建筑的典型元素随处可见,最精美的是天井,几乎每一堂屋的 天井、牛腿、窗花都是精雕细刻。

这里也不是千篇一律的白墙黑瓦,砖泥墙垛高高低低,还有些残缺,转角处的木质结构的老屋已然成了半片废墟,断了的凳脚、褪色的布料、遗弃的老物件,这些都是岁月一点点打磨的痕迹,正在静静地倾诉着故人的生活琐事。

街上店铺林立,百货店、理发店、弹棉花铺等生活中的场景在这里一一复位,那些依稀可见的店铺名称,让人重拾了旧时的回忆。

随意走在小巷子里容易迷路,忽宽忽窄的巷子里藏着别样的景致,总能在某一回头给人惊喜感,处处透着这里原生态的生活气息。

老楼与老楼之间的细小巷子,地上因为潮湿泛着青灰色,藤蔓、青苔添了几抹绿色,甚是神秘又深邃。

渐渐往里走,会发现这里除了石头铺的路,石头砌的墙,几乎都是用木头雕刻的门窗,在岁月中细数着它的沧桑。

在这个宁静的古村里,没有世俗的打扰,

本地的村民就生活在这些老宅中,

喜欢眯着眼在阳光下回忆,

寻常的巷陌,藏着多少想当年的故事,

路上的狗狗也是不怕生地溜来溜去。

抛开城市的喧嚣,沿着古村,静静地漫步,静静地感受,静静地用心去读懂它。

这里是申屠家族的血缘村落,对于申屠老人们来说,一生的故事都存在在这座百年古村里,被一点点地遗忘,在这里,什么都不用做,收起脚步,安心听听这个古村里的故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