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早从广州出发,全程走汕混高速。一路畅顺。中午便到达了阳朔。午餐后先到旧县村的客栈安顿下来,一车拖老携幼的,不想赶得太累,先让大家稍作休息再去让客栈提前预约好的遇龙河漂流。

预订的竹筏漂流是从金龙桥码头到旧县码头的,终点回到起点不方便,我们干脆包了一辆小面的到金龙桥码头,船工早等候多时,淡季较少人,我们已经是最后一批客人。

从金龙桥码头往下游漂十分钟,便到达遇龙桥,桥下的遇龙桥码头停满等待客人的竹筏。很多游客是从这边开始漂流,一直到下游去。据说团队游在这边比较多。所以我们自助的就不想趁这个热闹了。

遇龙桥又名回龙桥,在遇龙村遇龙河上。桥两侧栏杆藤蔓累垂,嫩绿的藤萝,悠闲的荡在桥洞里,像碧石所串缀的门帘,使这座古石桥更显得清幽古朴。

前面河上的两个帐篷是照相点,筏工会靠过去让你选照片,他们可以拿提成。因为订票时订的是较贵的路线,客栈老板跟我说过是无附加消费的。所以就没上去。

筏工当然很不开心了,原本我们三张筏是一起游的,看到我们自己有相机拍照,就故意把有相机的伐划到前头去。离另两张伐远远的。继续向前临近一个卖烤鱼之类的浮排,筏工见推销不成又说这些鱼是野生的,很贵!你们吃不起的。这种现象,网上都有提及。出发前问了其它来过的朋友,也都这么说,都知道漓江上游拦坝蓄水,稍大鱼儿也几乎绝迹,鸬鹚捕鱼早已经成为纯表演项目,供游人拍照而已,桂林卖的鱼大都来自湖南。心里早有准备。不想影响游兴,不多吐槽。

好好欣赏风景,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一叶小小竹筏,将我送入这百里画廊。

水在山下绕,舟在水里行,相依相偎的山水与天色混为一体,让人如在画中游。

岸边有的水牛休闲地吃着草,享受着这黄昏来临前的休闲时光。

也有的牛被主人驱赶着回家

鸭群在江心碧水中畅游

后面的竹筏上是电鱼的人,以这种方式捕鱼。实在是破坏生态。

遇龙河两岸错落有致地排列着的山峰不高也不险,青黛色的线条柔和而曲折。尽管山峦重重叠叠、此起彼伏,但每座山都有自己的内涵,它们只愿肩并肩,头挨头地守住这方水土,厚泽无边地注视着沧海桑田的变迁。

河水犹如一面明镜,峰林将身影轻盈地投下,岸上是景,水面也是景。“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如果山峦也有性别之分,那么和巍峨雄峻的泰山、华山、昆仑山相比,有如盆景般秀气的桂林山水一定优雅的女性。

一个多小时后,竹筏到达了我们住的旧县村,我们也在此上岸。岸边几棵开满花的树格外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