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去五莲山,但是据说九仙山比五莲山更漂亮,五莲山主要是拜佛,而九仙山景色特别出众,于是选择了九仙山。九仙山和五莲山离得不远,还没到九仙山的时候先路过五莲山,就已经欣赏了这里独特的山体结构,奇石林立,大气磅礴。

九仙山包括四大景区,龙潭大峡谷、孙膑书院、老母阁和情侣峰,从西门进坐景区车游览,从东门进可以徒步登山,还有个索道站,可以坐索道直达情侣峰。九仙山里面很大,徒步的话几天也玩不完,而即使坐索道上山,要想玩所有的景区,还是要坐景区车,反而多此一举。所以还是建议像我们一样从西门进,坐景区车一站一站的游览,景区车票也很便宜。

第一站是龙潭大峡谷,开放的路线是白龙潭到毛家河村的3公里,景区车开到白龙潭,然后徒步到毛家河村,再坐景区车继续游览。

龙潭大峡谷又叫积霖谷,这里是华北罕见的地中山、谷中景,奇峰秀水,貌似武陵源,与万亩野生杜鹃花园并称“江北双绝”,被誉为“齐鲁小三峡”。

大峡谷奇、秀、险俱备,有“一谷、九峰、八岩、六洞、一狮、二峦、八门、六窦、十六潭、十八瀑布”共有75景。

当然这里的指示牌只是标注了重要的景点,不可能所有的景点都一一标注,其实信步走来,尽情欣赏眼前的美景就可以了,不用去计较具体叫什么名字。

峡谷全长5公里,除了景区开放的白龙潭到毛家河3公里以外,自黑龙潭至下游龙潭湖段还有2公里,流水汇成潮白河,注入黄海。

九仙山和五莲山的最大区别可能就是九仙山有这个美丽大峡谷,有了水,山就变得更有灵性,所以九仙山也就更多了几分仙气。虽然这里应该是盛夏和秋天更美,但现在也依然山清水秀,步步美景。

自葫芦潭西行约百步,溪水中有一道天然的石门,门内狭窄,这里叫艮仙门。门外的水潭叫和潭,潭水南岸原有紫竹林,有个尼姑在此修行,叫可庵。北岸有一巨石,如老翁静坐,叫羡鱼老人。

峡谷两崖全是青翠如滴的绿色植物,那绿色就像泼出去的绿彩,就像画在天幕上的一幅巨大油画,阳光照在上面泛着或浓或淡的绿色光彩。人走在山间小径上,就像走在画中。

大峡谷中间砚潭东坡上有个龙王庙,可以歇歇脚。这小庙看着不起眼,但也有点历史了,始建于明代,清末废圮。1988年进行了修复,大殿三间,殿前有牌坊,屋脊上卧有一条白龙,一条黑龙。

这里是观瀑亭,本来应该能看到水流滚滚的瀑布,但现在水太少,根本就没有瀑布。

观瀑亭北侧数块青褐色的岩石屹立道旁,石壁上有清晰的扭曲线条,状若上古象形文字,九仙大隐张侗称其为太古摩崖。按地质成因,这是20亿年前的变质地层残留在7-8亿年前形成的二长花岗岩中,在2.5亿年前后经受了强烈的变质变形作用形成的地质奇观,是国家级地址遗迹。

爬上高高的台阶,俯瞰下面的元潭,依然是山青水秀,这里有束练峰、曝画台、缫丝瀑等景点,很快就可以走到终点。

毛家河村是个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山中的小村落,非常原始,可以在这里吃午饭,照顾照顾淳朴村民的生意。

坐上景区车,来到第二站孙膑书院。书院坐落在九仙山仓敖岭西麓抱犊峰下,相传为战国时齐国军事家孙膑聚徒讲学之处。时间年代已经无考,清代荒废,仅存遗址,1996年修复。

抱犊峰位于孙膑书屋西崖,呈“山”字形,封顶有石脚印、石椅子,传说石脚印为孙膑所踩,石椅子是孙膑的座椅。

相传孙膑在马陵大捷之后,辞去军师之职,遍寻齐地名山,选中此处,盖石屋三间,隐居此中研读兵法,著成千古不朽的兵书《孙膑兵法》。由于年代久远,原有的房屋己倒塌,康熙年间文人李澄中曾赋诗曰:“孙子何年去?空余此讲堂。云深丹灶冷,竹覆石坛荒”。

抱犊峰东侧的半山腰处,也就是孙膑书屋后面,有一口天泉,原名漏泉。泉水从石缝中流出,常年不断,大旱之年亦不断流,泉水清澈甘甜。传说孙膑饮此泉水,越发耳聪目明,故此泉又称“智慧泉”。

小洞天位于孙膑书屋东侧,深10余米,洞内狭窄,常年滴水不断,雨季可见瀑布飞泻而下。这是中生代花岗岩中的北东向断裂形成的形似胡同的断层崖,上部崩落的石块嵌于其中,形成了孔洞相连通的石洞。

孙膑书院景区的景点可不只是孙膑书屋和它附近的地泉、天泉、小洞天,旁边有石阶和栈道可以在周边的山谷转一大圈,这里有白莲瀑布、凤凰石、笔架山景点,景色非常迷人。

仓敖岭西,有一峰突起,顶分三岔,酷似笔架,因此叫做笔架峰。这是中生代燕山晚期中生代粒二长黄岗岩经风化作用形成的象形石,非常神奇。

抱犊峰南的岭岗上,有两块巨石相连,翅喙分明,酷似凤凰,因此叫做凤凰石。相传当年孙膑在此苦研兵法,有凤凰敛翅落地,朝夕相伴,久而化石。这也是中生代花岗岩经长期风化形成的象形石,是九仙山非常精华的几块奇石之一。

峦峰叠翠,松涛阵阵,九仙山的奇石怪岩在这里初露锋芒,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相互交融,让人不知不觉就被九仙山的奇特所吸引。

从孙膑书院继续去老母阁和情侣峰景区,这一段是山路,没有景区车,需要自己徒步走过去。这山谷开始景色很一般,但是快到老母阁的时候,有一些奇峰怪石,尤其是老母阁入口的山峰,也还是很漂亮的。

远看这座山峰就已经非常壮观了,走近看更显得气势不凡,老母阁入口非常狭窄,仿佛从山峰中劈出一条道路,就看这入口,就知道老母阁景区一定不凡。

老母阁景区可真是不小,我觉得整个徒步路线和大峡谷差不多,因为还要上山下山,所以感觉比大峡谷玩起来还要累一些。但这里就算再累也是值得的,因为景色实在是太美了,而且大气磅礴,如果说情侣峰给人的感觉是惊艳,那这里给人的感觉就是震撼。

转过入口的山峰,没走几步视野就一下子开阔了,长长的栈道直通谷底,老母阁前半段基本都是下山路,后半段要爬山,虽然不高,但还是挺累的,如果体力不好不想走全程的话,从这里再走几百米到观景台去看看然后原路返回也可以,基本上老母阁所有的景点在那里都可以一览无遗。

万寿峰,也叫手掌峰,山峰挺拔屹立,直插云霄,整座山峰状如巨佛端坐,气势巍峨。当地有这样的谚语:“爬上万寿山,金银财宝任你担。”可见这里的陡峭险要。

这兔耳峰也是老母阁的奇景,只见西南一峰突兀而起,挺立于群峰之间,俨然峰中大丈夫。峰顶两角突起,如兔耳双耸,因名兔耳峰,又称八峰垛。峰西盘山路游曲于从峦间,宛如苍龙盘旋,起伏于青波翠烟中,远观峰顶,直插云霄,气势巍峨,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再往前走,就是巨石形成的天然观景台,也是老母阁的最佳观景点。台方顶阔,有木栈道通达其上。台上有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坑洞,为海水侵蚀风化形成的海蚀洞穴。台上视野开阔,周遭老母阁、梳妆楼、万寿峰、兔耳峰、八峰垛尽收眼底,花岗岩峰林地貌一览无余,是绝佳的观景台。

从观景台原路返回比较轻松,但我们还是觉得这样的美景只是远远看看不太过瘾,还是下到山谷去近处看看老母阁和梳妆楼,不过这样就比较累了,要爬山从另一个出口出景区回老母阁停车场。

来到梳妆楼下,感觉更加壮观。山峰奇秀,方桩如楼,楼顶奇石如镜,传说是九仙山老母洗漱梳妆的地方。梳妆楼东侧山峰为观海峰,山峰之间发育有四根石柱,为中生代中粒和细粒二长花岗岩相互侵入,经风化形成的峰林景观。

观音峰上有一个天然石洞,呈椭圆形,洞高2米,直径2.5米,内有观音菩萨像,塑于明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俗称“老母阁”。据记载,明嘉靖三十七年,峰上有一巨石迸裂,声震山谷,迸裂处出现一个蛋壳石洞,百姓传为神异,树为神威,香火越来越旺。据地质工作者考证,该石洞为晶洞二长花岗岩中的蛋壳洞,中外罕见。

在朝天猴西北方,六脚相支的天然石棚,巨石如伞兀立山巅,其下可容纳数十人。清初张侗、张衍、李澄中、丁耀亢等文人名士在此与神仙马三蝎子留下了“斗诗六脚棚”的传说。

老母阁的边缘,可以看到山下的风光,不知道天气好的时候,这里可不可以看见大海。

最后一站情侣峰,毫无疑问,情侣峰是九仙山最精华的景区,因为这里的奇峰怪石最集中,第一次来这里,绝对会像我们一样震撼,仿佛来到了传说中的仙境一样。这里七峰、三十八景,山势峭拔,风景秀丽,花岗岩地貌景观特别明显。

抓鬏峰尖崿刺天,鹰窝峰绝壁青翠,鹊石、月老石、元宝石、吠日石惟妙惟肖,而已美丽传说而得名的情侣峰,双峰壁立千仞,蔚为山岳奇观。

从这里看像个大元宝的元宝石,从不同的角度看形态各异,有人说是憨态可掬的猪八戒,有人说是大象圆滚滚的脑袋,所以也叫八戒石、大象石。

岩石顶部还有神奇的日月潭,这是海水侵蚀风化形成的洞穴,其内常年有水,因形状酷似宝岛台湾,故名。潭东侧奇石酷似一只硕大的河马,为河马石。日月潭为中生代燕山晚期晶洞中粒二长花岗岩海蚀洞穴发育,说明该处曾位于海平面,遭海浪侵蚀,后经构造抬升形成现在的地貌形态。

这里有鹊桥、山盟阁、同心亭、拜月台,还有流传着多少脍炙人口的甜蜜故事和春秋佳话,是有情人放飞心情的绝佳去处。据说每年七夕,这里会举办相亲大会、接吻大赛等活动,形成了享誉齐鲁的情侣文化和情侣景区。

据说这里还有两小无猜、亲密无间、相依为沫、举案齐眉、鱼之吻、龙之送、猪相戏等12对天然石质情侣或隐于花间、或立于峰巅,或汲水溪畔,或露于松林,一对对相依相偎,栩栩如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好好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