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西部的冈身,即古代的海岸线,形成于距今6500-4000年之间。马桥遗址便坐落在“竹冈”的贝壳砂堤上,呈南北长、东西窄的宽带状分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桥文化距今3900-3200年,代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早期的青铜文化,年代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夏商时期,后成为吴越文化的重要源头,上海“海纳百川”精神的原点。 到了马桥文化时期,来自南方的印纹陶传统成为马桥文化的主流,同时它继承了良渚文化,融合了浙西南的肩头弄文化、中原的二里头文化和山东半岛的岳石文化等。 马桥文化时期的房屋,有干栏式和浅穴式两种,房屋一面立柱架还设有木梯以供上下出入居室。水井多数都是土坑直筒型,少数为土坑漏斗形。为了给水产品保鲜, 马桥先民发明了专门存放水生动物的水坑。 目前发现的4座马桥文化墓葬,分布相对分散。从形制来看主要有儿童二次葬、非正常死亡者的埋葬、单人仰身直肢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