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时后,在遇到无数从拔仙台打了一个来回的游客以后,我们到了十公里外的大爷海。大爷海是太白山上最高的一个海子,也是我国东部内陆海拔最高的湖泊,是大约万年之前形成的一个冰斗冰川湖。曾经的大白山顶终年积雪,而今盛景不再,只留下这一泓湖水,或可对之遥想当年。天气不甚好,湖水幽碧阴暗,水波涟涟,拍岸有声;湖岸尽是乱石,寸草不生;湖边一座废弃的石头小屋,屋顶上开满了白的黄的花,给眼前这片荒凉平添不少生趣。大爷海三面是山一面留白,正好在上山路上留了一个风口,狂风肆虐,吹得我几乎站立不稳,虽是盛夏湖水亦是寒气逼人,临到水边便能感到一阵透骨凉意。冷风吹得我神台清明,突然想到这岂不正是光明顶山阴的碧水寒潭,明教第一美人黛绮丝当年曾代阳顶天在这潭水中与韩千叶决斗,险胜一着。我一边顶风前行,一边回想着小说情节,想到水中说不定会跳出一个明艳不可方物的紫衫龙王,忍不住又多看了湖面几眼:什么都没有,连一只飞鸟都没有。

在大爷海吃过一碗热乎乎的酸汤面后,我们继续往拔仙台登顶,另一波体力较差休息之后会绕过顶峰直奔二爷海。拔仙台是太白山的最高峰,我之前一直听成“八仙台”,以为是八仙曾在此处有何神迹,到了才知道,原来是“拔仙”二字,相传姜子牙讨纣成功后曾在此封神点仙,故得此名,窃以为这个“拔”字用得很妙。山顶本有道观一座,现在已经荒废损毁,余一地的残壁铁瓦。在此人迹罕至的山巅修行的想必不是凡夫俗子,不知原主人最终是升仙还是下界。原道观一隅是中原制高点,一块石碑,一个数字标明此处海拔3767.2米。李白在《蜀道难》中写道: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此处海拔与峨眉巅相差700米,若在两山之间建一索道溜过去,倒是可以让我们也和飞鸟一起横绝峨眉巅呢。想在山顶体验下“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然而大雾始终未曾消散,望出去只是一片白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