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二十多岁才见过海的我,对大海尤为喜爱,既感慨于大海的辽阔,也敬畏他的汹涌。

深圳靠海,自然有很多去处,耳熟能详的像大小梅沙,深圳湾。深圳湾在市区,倒是去过很多次,骑单车,吹海风都很不错,只是海水浑浊,离想象中的碧海蓝天相去甚远。

大小梅沙只在新闻上看过,听说每逢节假日,人比沙多😂😂开个玩笑,但是在深圳这样快节奏的城市,先不说慕名而来的游客,趁着周末去放松的人也是不在少数。所以大小梅沙从来没在我的考虑范围内。

杨梅坑,工作日的时候去过一次,当时正值夏天最热的午后,阳光晃得眼疼,碧海白沙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尤其漂亮,工作日人又少,实为难得,那一次应该是迄今我在深圳见过的最漂亮的海。

较场尾,有深圳“鼓浪屿”之称,多彩的民宿,三两好友,有音乐,有烧烤,伴随的咸咸的海风,灌下一大口冰啤酒,能吟一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缺点没别的,人非常多,海水也挺浊的。

官湖村是偶然间听说的,貌似还未开发过度,人也相对少。简单的看了下攻略,提前在网上订好了房子,因为顺风车预约没成功,我们是从福田的下沙站坐“h92”到葵涌中学站下车,然后滴滴一下,十多分钟就到了目的地。村口有一块牌坊,上面写着“官湖村”三个字。

官湖村挺小,一条名为“官湖中路”的主干道很窄,路的两旁是各种民宿。我们接近下午两点到的,路上人车都很少,安静也干净。高矮错落的房子并不会把天空分割成几何形块,整个村子呈现出一副祥和的画面,我们的第一感觉是“惊讶”,惊讶离市区不过三十多公里的地方竟然藏着这么一个世外桃源。我们像是乘坐了一辆名为“h92”的时空穿梭机,从那个人声鼎沸,嘈杂喧闹,还有直耸云霄的高楼大厦的现代化城市穿梭到这个安静的小渔村。

我们办理好入住手续,便开启我们的逛拍模式。第一站:艺象,类似于文化创意园,出了官湖村的牌坊处往左边走大概十来分钟便到了,只是目前在重新装修,可看性一般。但是从官湖村牌坊到“艺象”的这条公路倒是安静得很,偶尔有一辆车飞驰而过,但那也只是小石块在平静的湖面荡起的涟漪,一会便又归于到平静。

艺象里的咖啡馆,大家喝茶,聊天,蹭空调,好不惬意。

深圳的天变得比小孩脸快,就我们逛“艺象”这么一会,已经晴晴雨雨很多次了,听说海边的天气更是多变,我们也懒得理,雨下大了,我们就停下来,太阳出来了,我们又欣然赶路。不由的想到了苏轼的那句“一蓑烟雨任平生”,笑傲人生的气概值得学习。

在官湖村口,遇到一位卖凉皮的阿姨,丝丝香气入鼻,我们便再也迈不开腿。要了十元份的凉皮混凉面,又单独要了一份五元份的凉皮,发现分量是一样的🐥🐥,阿姨超热情,主要是味道很棒。

来官湖,主要是来看海,截止到看到海的这一刻之前,我们一直在感慨这里的人少和安静,然后我们发现,原来人都在海边😹😹。在海边遇上暴雨,但是也丝毫不影响大家对大海的热情,海浪一个比一个大,此刻,跟海浪共舞的都是勇敢的人,胆小如我们,想靠近又害怕的心情,也是有点刺激。本来是奔着碧海蓝天来的,却发现,暴雨中的大海也别又一番滋味。

从海边回来后便在房间休息,晚上又下了一场大雨,风停雨顿,准备出门找吃的。晚上下过雨的官湖村又有些不一样,路面的水洼反射着昏黄的路灯,街上行人很少,大家都是组团来玩,此刻都在民宿自己烧烤。

我们边觅食,也权当散步,这样安静的夜晚,仿佛不知自己身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