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仍保留完好的通济堰石砌拱坝石南宋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重修的。在此之前,其坝为木筱结构,松荫溪上游一发大水,水坝就被冲损,岁岁春节皆需进行一次大修,费工又费时。当时任参知政事要职的何澹,民间称他为‘何丞相’,是浙江龙泉人,他为了使大坝千秋永固,免除劳役之苦,提高灌溉功效,就奏请朝廷,调兵三千,花了三年时间,对大坝进行大修重建。

重建的大坝用千株大松木作为坝基,松木在水中使永远不会腐烂的,是名副其实的‘千年不烂水底松’。当时,人类还没发明混凝土,为使石坝增强整体性,就沿江筑起36座炼铁炉,将炼成的铁水铸到石坝缝内。此两项特创的筑坝技术,是大坝千年永固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银白色的草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这时一个旅游团追上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