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博物馆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红军街50号,开放时间:夏天在9点~晚上17点(16:00停止入馆);冬天早9点~16点(15:00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门票:免费,建议游览时间2小时。黑龙江省博物馆始建于1906年,主楼是一座欧洲巴洛克式建筑,为原俄罗斯商场旧址,为国家一级保护建筑。黑龙江省博物馆创立于1923年,是我国几座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馆内自然陈列面积1250平方米,由古动物和现代动物两部分组成,展出标本1200余件。二楼的黑龙江历史文物陈列展厅建议多花费时间参观,里面陈列众多藏品,其中铜坐龙颇为有名,铜坐龙为国宝级文物,被列入国家一级品;天门军之印是国内现存的唯一方渤海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披毛犀化石骨架、黑龙江满洲龙、黑龙江猛犸象化石骨架堪称镇馆之宝。

周边交通便利:乘坐6路、7路、8路、109路、13路、在32路、16路、21路博物馆站下车,步行前往即可。

在黑龙江省博物馆对面亭子里,用身份证快速换取门票。2月初,哈尔滨的温度,冬天去的小伙伴记得多注意防寒保暖。

黑龙江省博物馆外貌

黑龙江省博物馆外面就是红博广场

一楼大厅布置,大屏幕上面出现恭贺新春2017字样。黑龙江省博物馆是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它是黑龙江省收藏历史文物、艺术品和动、植物标本的中心,也是宣传地方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重要场所。

一楼展厅展览字画,作者是于志学,他是冰雪山水画创始人,冰雪山水画是当代中国山水画的一种。

大花杓兰生于海拔400-2400米的林下、林缘或草坡上腐殖质丰富和排水良好之地。

楼层索引

通往二楼墙壁上的彩画

昏暗的灯光

二楼是黑龙江历史文物展厅,里面的陈列物品很有价值。

秦帝国时期,东胡,夫余,肃慎分布示意图

橱窗内陈列着古代遗留下来的物件

骨雕鹰首

天门军之印在1960年4月在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出土

铜坐龙是金代早中期皇室的御用器物。龙取坐姿,左前肢高举,与左后肢间有腾云相连。右前肢着地,与右后肢相接。黑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金代铜坐龙,1965年在黑龙江省出土的金代“铜坐龙”。

古炮

堂古宝刀

赫哲族快马子船 清(1644-1911年)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乡征集

在自然陈列展厅,吸引很多游客前来参观。

冰河时代的古动物

远古生命寻踪,“消逝的恐龙王国”将我们带回白垩纪时代的黑龙江大地,还原曾经兴盛一时的恐龙王国,让人们感受沧海桑田的变化,了解生命演化的规律,激发人们对生命的珍惜和关爱。

193年3月,发现松花江猛犸象骨架,它的出土地在古松花江。这是我国发现的第一具完整的猛犸象骨架。这具猛犸象身高3.33米,体长5.45米,门齿长2.05米,松花江猛犸象是猛犸家族中个体最大一类。

左侧是原始牛下颚骨,右图示牛头骨。

猛犸象门齿

少年儿童自然科学展厅

往回走的时候,看到一位小朋友担任讲解员,在给游客讲解古代恐龙这方面的由来。

去往地下一层临时展区参观

遇见这样的画面,幽默感十足。

地下一层临时展厅 每月一县展区——东跑西颠 不离二克山

东跑西颠 不离二克山

墙壁上贴着字画

黑龙江省博物馆旁边是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参观,位于黑龙江省博物馆广场西侧。在博物馆站可以乘坐6路公交车前往医大一院下车。哈医大一院附近有三座教堂,这三座教堂分别是哈尔滨耶稣圣心主教堂(原为南岗圣斯坦尼斯拉夫教堂(波兰天主堂),是一座波兰侨民建造的天主教堂。),哈尔滨基督教堂(它原是基督教德国路德会教堂,被称为“尼埃拉依教堂”,在1914年筹建。红绿色的建筑风格),哈尔滨圣母守护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