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选择前往晋祠,也许对我跟嫦娥来说,并不是个好的决定,毕竟无论是我们中的谁,对于晋祠应该都不大可能看懂,但是到了太原总该看点什么,而晋祠,应该算是太原市区比较不错的景点了。

其实以上又扯远了,我想说的是,从太原市区过去打车都开了快1个小时,司机师傅2次开错路最后还走了一条莫名奇妙的小道,最终我俩还是站在了晋祠的前面。

而这条破落小道应该也承载停车场的功能,可能还是免费的那种。另外一边,就是通向晋祠的,这条路看起来就好多了。

可能因为是工作日,晋祠内的游人并没有太多,晋祠给我的第一感觉便是大,甚至是略显荒凉的。而晋祠跟许多寺庙或者庄重的地方一样,都有一条不能开中间大门的习惯。

补上一张地图,虽然可能看的不太清楚,但是至少单纯看看晋祠内的建筑,也是庄重且极具年代感的。

因为是在网上订的票,结果取票就报取票码了,好吧,习惯了江南景点的刷身份证入园,这样的方式的确让我风中凌乱了一下。

提醒一下:门口的“黑导”很多,价格其实不贵,这可能就是懂历史和不懂历史的区别,如果对于晋祠并没有事先做过功课的话,其实可以请个导游的,毕竟没有故事支撑,光看这些建筑,也许你很快就会乏了,尤其是很多建筑还只能看个门面。

我俩倒是没有请专门的导游,不过偶尔走过,还是能蹭到一些讲解的,当然,有些故事,还是有点夸张了。

追溯晋祠历史,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

晋祠内还有很多建筑,是只能在外面看看,压根进不去的,也不知是里面已没有什么可看的,还是里面的东西重要的怕被破坏,其实我猜测是前者。

看到那个红色横幅我还去百度了下,竟然真有这样一个庆典,虽然度娘的资料也没有太多,好像山西唐氏很厉害,具体的我就不知道了,倒是看到很多旅行社以此为噱头,设计了很多山西寻根游线路。

晋祠内更多许多参天大树,它们的年纪都是我的好多好多倍,有自己的编号,被尽可能的保护着,风吹过的树枝摇晃,仿佛在喃喃自语,叙述这个地方曾经的故事。

某个拐角的多看一眼,就看到了这些佛像,也不知历经多少年的沧桑,总有了一丝缺憾,却仍能让人一看就觉得庄重,这应该不只是因为塑像本身。

北方的建筑,大气庄重但是颜色却不主张鲜艳,好像在祖国的南方,很多的寺庙建筑都相对颜色比较鲜艳,也更精致。

位于晋祠中轴线会仙桥正西的金人台呈正方形,四周砌栏板。台中心,是琉璃制成的小阁,高达丈许,为明代遗物。台四隅各有金人一尊,栩栩如生,走过路过的都会停下来驻足,拍照。

晋祠对越牌坊简称对越坊,位于晋祠金人台正西,造型优美,结构壮丽,雕刻精细。“对越”的 “对”,意为报答;“越”,即扬,意为宣扬。“对越”两字合起来,意为“报答宣扬祖先功德”,在此处意为“宣扬母德高尚”。

圣母殿作为晋祠内的主要建筑,坐西向东,位于中轴线终端。是为奉祀姜子牙的女儿,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的母亲邑姜所建。

圣母殿一看就是老建筑,虽说不知后来历经多少次的修缮,可是无论是房梁还是牌匾,甚至是真龙的雕塑,都能彰显她的年岁。

这几条龙的雕塑,真的很赞,依附在柱子上,却仿佛随时都会飞升而去。

圣母殿外还有一圈的石碑,各个朝代的都有。

圣母殿内有宋代彩塑四十三尊,主像为圣母端坐木制神龛内,风头椅是,凤冠蟒袍,神态端庄。

侍从手中各有所奉,为宫廷生活写照。殿内的宋代侍女塑像,是晋祠文物中极为珍贵的佳作,它是按照封建社会的宫廷制排列的,是宋代皇室生活的缩影。

圣母殿的后面还有一段石阶,继续向上能走到半山。

沿路都有指示牌哦~

走上半山,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看的东西,视野虽说开阔,却被晋祠内的参天大树所隔绝。

倒是圣母殿的屋檐顶部很是精致,好像还有人像,看着像是古代的兵人,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讲究。

走下来的时候,看到一棵大树,真的很高,笔直向上。

晋祠内也有一条小溪环绕,水不深,也还算清澈,然后就有各种小桥跨越于之上,搭景还是不错的。

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在亭子内的就是难老泉。

晋水源头位于晋祠内,共有三泉,鱼沼泉和善利泉时流时枯,难老泉则长流不竭。以上是蹭的边上导游的讲解,虽然感觉好神奇。

游客中心哦,就在难老泉的边上,没有走进去,不知道里面有些啥。

又遇到分叉路口,右边上山,就是我之前上去过的那个,左边则显得特别有文化。

漫步在这样一个晋祠,面积足够大,人又足够少,跟江南的景点相比真的好的不要太多。

两座建筑之间也会有一些小道,虽然有点窄。

除了之前所见到的一些老建筑外,晋祠内还有许多书院、美术馆等等,建筑与晋祠内的一脉相承,只是更现代一点,文学气息极其浓厚。

继续往前走,有点像个我们常见的公园,有绿草地,有数,也有休息的亭子。

好像跟我常见的亭子并不一样,起码中间竟然没有桌子,而且看起来也小了很多。

这些书院或者美术馆,有点可疑进去参观,有的只能在门口拍上一张照片。

再向出口走,还会看到一座塔,就临时改了道向塔的方向走去。

山西晋祠塔,又叫做舍利生生塔,但是并不让上塔,起码我没找到上塔的道路,也许我与它无缘,也就缺憾了俯瞰晋祠全景的机会。

等真正到了出口的地方,竟然有一排摊子,是山西常见的面食摊。

看起来并不是十分干净,不过难得的是,凉面的味道还不错,价格相对景区来说也的确不贵,而且小摊的生意很好哦,翻台率极高。

最后的最后,也是要吐槽一下晋祠的管理,还有很多可提升的地方呦,起码这出口真的有点脏乱差了。

晋祠:乘坐301路、302路、308路、804路、848路、856路至【晋祠公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