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里参观的人虽然不多,但不仅仅是文人墨客,还有很多农村的游客,来来往往的人很多,都是恭恭敬敬的样子
巷子深处飘“书香”!
虽然赵树理不是太原人,但对故居资源极度匮乏的太原来说,这星星点点的已是难能可贵了。太原历史上并非没有出过名人,只是到了近现代开始萎靡不振。这无法和江南媲美,人文积淀深厚,遗存的故居遍地开花。
赵树理故居,坐落在府东街南华门路,是目前太原市惟一保持原生态的文化名人故居。山西“山药蛋派”作家赵树理1965年到1970年间在此居住,这里不仅是他在山西的最后居住地,也是他去世的地方。
这处古韵十足的历史建筑,看到门前竖着一块黑色石碑,上刻“赵树理故居”五个字,这里是山西省政府于2004年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赵树理故居原来是个很气派的大院,建于清末民初,是有产阶级建的砖木结构四合院。国朝新立资产归公,后为山西省文联使用,像《平原游击队》的作者邢野等作家也都曾在此居住过。现在整个大院已萎缩成300平米,因为赵树理的名气而算是幸运的保留下来。
到这里参观的人虽然不多,但不仅仅是文人墨客,还有很多农村的游客,来来往往的人很多,都是恭恭敬敬的样子。院子中的芳草、花朵、小树,在阳光里鲜活、美丽,构成小小的田园风景。北侧的高墙之下是赵树理的塑像,两侧影壁上刻写着郭沫若、周杨评价赵树理的文字,意韵悠然。凝望人民作家的塑像,想起毛泽东当年向文艺界推荐赵树理说的话:太行山出了一个了不起的青年作家!赵树理的确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重大影响的作家,独创的大众化风格开了一代新风,拥有读者最多,备受崇敬。人们纷纷在塑像前拍照,留下难忘的记忆。
著名作家赵树理,现在的年轻人也许对他已经很陌生,但在五、六十年代,他写的小说曾风靡全国,就连现在小学课本里也有他的文笔。尤其是那部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就是当年青年人争取自由婚姻的典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