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石厝石巷里,两边的墙壁伸手可及。石墙已是一片斑驳,如油画般~~泉港樟脚村

听说村里有一株700多年树龄的大樟树,人爬到树上去俯瞰,村子像在脚下一样:这是那个村庄名字的来历。慕名而来,没有找到大樟树。。。

那些房屋,通体用边角乱石一点儿也不经打磨堆叠垒砌起来——据说以前没有工具,从山上采到原石,挖一个坑,往坑里堆满柴草,点上火,把石头烧软,再把石头劈成小块,运回村里盖房子。烧出来的石头,难怪有青、橙、灰、褐等斑斓色彩。

这个村子六分之一人口属于蒙古族人——我知道,这山地里的蒙古族是元朝蒙古贵族木华黎的后裔,元末明初为避祸乱来到这里,隐姓埋名居住下来,主要聚居地在更北一点的小坝村。也许向外迁徙,又搬迁到这里来了。不知那些长年居住在帐篷里以游牧为生的蒙古人,如何能适应这山地石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

这石堡,嘉庆年间陆续兴建,应该说那些蒙古族人参与了古民居建设。他们元末明初就来到这里,已经在这里居住了几百年,早已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从当地那些蒙古族人外表看来,他们个性鲜明的外形特征,也因长期通婚而变得和当地人一般无二,只留下一个奇怪的姓:出。这个姓,据说是为了纪念他们的先祖纳哈出而设。

樟脚村位于福建泉州市。村子里全是石头垒砌而成的房屋群。因为村子里有一株年龄为700多年的大樟树,人爬到树上俯瞰,村子如在脚下一般,樟脚村也因此得 名。山坡上一层层上下重叠、一幢幢首尾相连的"石头厝",俨然是一座古城堡。

情人谷有两条三叠组成,每叠都有三五十米的落差,整个瀑布水面并不很大,看过去犹如一个窈窕的女子,高挑而不粗圹,实在令人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