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了入住,放下行李,从酒店到抵达今天此行的第一个目的景点普罗巴南,不过两个小时。

初到日惹Yogyakarta 的那个午后,我们调整了因闽南语和广东话带来的语言障碍,几乎切换到了哑巴模式。听不懂的爪哇语,当我们再一次陷入感官失聪的状态,我知道,旅行开始了。
出了机场,太阳明晃晃地告诉我这是一个热带国家。马里奥波罗大街和马可波罗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真的没有功夫去研究。我紧握手中的拉杆箱,有点错愕地打车到这条日惹市区唯一的商业街,不过二十分钟。

坐落于印尼爪哇东南地区的古老城市,她丰沛和充盈,有着安静且神秘的力量。马里波罗大街是日惹主要的商业聚集区,马路上四种交通工具交错和谐地存在着,长长的一条街道各个民族元素争相呈现。当我好奇地往窗外张望时,却发现有一种神奇的交通工具打破了我已有的认知,他们称它为“客先死”,其实就是把北京胡同里的黄包车掉了个个儿, 人力三轮车的脚夫在后,客人在前。还没想这坐上去的感觉有什么危险都让我们来抗,得多拉风。一个猛刹车,酒店到了。
办理了入住,放下行李,从酒店到抵达今天此行的第一个目的景点普罗巴南,不过两个小时。

【普兰巴南】
有人说,如果你去过吴哥窟,那么普兰巴南对于你观看的意义并不大。论壮观和代表性,当然吴哥更胜一筹。但不能否认的是,这座被称为“东方五大奇迹”之一的印度教神庙,在印尼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它是印度尼西亚仅存的两个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大多数人来到日惹必然去到达的古遗址。如今印度教寺庙群的建筑盛景已不存在,曾经百余座寺庙林立的场面也只能靠一己想象还原,在砖石瓦砾中,只有三座主殿孤零零的伫立着。

它有着让印尼自豪的雕刻艺术。这些火山岩建筑上的雕刻故事大多来自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和吴哥窟相比,普兰巴南倒是一直在印度教的内容上不曾变迁。透过高耸入云的塔尖,望不见的是过往凝重的历史云烟。


迎来正午时分,我们绕到寺庙背后寻找一片荫凉。颓圮有序的乱石中,远离人烟。找一块石头坐下,就这么翘首盼着日落西沉,因为太过专注拍人,险些错过普罗巴南最华彩的一章。


佛塔群被茂盛的丛林掩埋覆盖,郁郁葱葱的绿色和暗哑的砖墙,这里有着不被惊扰的美。





时间在一切事物上投下印记,给它生命,给它伤痕,也给它刻度。整齐有序的树并不能勾起我的兴趣,反而恣意生长的树才带得起空气的流动,有山的况味。你看,还是心的形状。

在日惹遇到微笑,遇到热衷拍照的人都不会感到稀奇。
她们的愿望只是希望小小的取景器里,留下自己的身影。
不远处传来阵阵孩子的欢笑声,在茂盛的草丛中这声音越来越近。
也许是放学后,把这里当作了他们的游乐园。

又回到寺庙的影子中,开始攀爬、触摸,直到小小的塔尖挤不下再多的游人,复又折回树下。
这里有许多琐碎而又优美的瞬间,比如薄如蝉翼的树叶分了层,比如本该积满尘土的空间里却洁净如新,这片蔓草丛生的土地,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无比明艳,令人感到宁静和安详,可是这份宁静似乎本就属于这里,不言不语,稀松寻常。


最终在普罗巴南的日落中结束这一天,人们散场离去。广场的东端开始搭建接下来的表演场地,远道而来的人们有的就住在这里,等待一天中最后的节目。

回到酒店,却没想到在自己的房间窗口竟能看到夕阳西下的景色。就连远处的民居也跟着温柔了起来。

夜晚的时候,试着打开窗口,虽没看到漫天的繁星,但是就这样也能在一半的窗口里感受日惹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