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晋祠内历代古建筑多达好几十座,各种庙观上百间,但是其中有三大国宝级的建筑值得细看:那就是位于晋祠中轴线上的献殿、鱼沼飞梁和圣母殿。

穿过对越牌坊就是被誉为“晋祠三宝”的国宝级建筑之一——献殿。

献殿始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修葺,1955年用原料按原式样翻修,保持了金代建筑特点,是我国现存古建中为数不多的金代建筑实例之一,堪称我国古建的瑰宝。殿顶琉璃为明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文水马东都匠师张稳等人所制,年款姓名题留其上,更增加了时代感。

献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斗拱简洁,出檐深远,外观酷似凉亭,但整体结构轻巧稳固。殿西月台上有一对铁狮,神态勇猛,造型生动。铸于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铁铸狮子。

梁思成先生评价献殿“献殿的梁架,只是简单的四椽栿上放一层干梁,梁身简单轻巧,不弱不费,故能敬经久不坏。”这座大殿是祭祀圣母、供献礼品的场所,因此四周都是开放式的,以利通风。

献殿开放式的空间,很方便欣赏建筑的整体梁架结构。轻巧、稳固的梁架和精美的斗拱,充分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在中国的建筑史上,用殿堂做为供献地方的也仅此一例,而且这个殿堂又是一个亭子的装束,周围拿栅栏装起来,非常象一座玲珑雅致的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