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布拉格一样,CK也有一座名为圣维特的教堂,这是当地最古老、最大、最豪华的教堂,建于十四世纪初,是当地人民的信仰中心和这个城市发展的源头。这座教堂融合着巴洛克式和哥特式,无论走到小镇的哪个角落,你都能看到它耸峙云际的尖塔。

除了精致的圆顶和格子窗,教堂内最大的亮点是位于二楼的这架1716年的巴洛克式巨大管风琴。

走出教堂,正好遇到一对新人在拍摄婚纱,路过的人纷纷停下脚步投去老母亲般慈爱的笑容,这一对可真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啊!

随着时光飞逝,我们的相貌会随着年华老去,但如果我们依然能像当初一样相拥,说明并不是所有的一切都会随着时间改变。时光虽已不再,但一起看世界的你我,都还在。

考虑过单身狗的感受吗!看我的眼睛,你们够了,亮瞎了我的一生!

和其它小镇不同的是,CK的商业街特别值得一逛,一家家的小店,各有自己的特色,可以通过橱窗看到各种奇思妙想的装饰。这里不卖奢华品牌,只贩卖创意时光。在布拉格一直无暇逛店的我们,终于在这里弥补了遗憾。走遍一条条琳琅满目的小巷,仿佛穿越了几个世纪,随时都会遇到让我们心动的小物,比如几个冰箱贴,一双拖鞋,一个木偶,一套杯垫,又或是几个帽子。当这座小城浸湿在大雨中,我们却风雨无阻的徘徊在各家店铺,从来没有感受到买东西也可以如此有成就感,因为它们满足了我对美好的所有设想。

我并不算是一个恋物癖,但每次旅行带回来的小物一定会悉心珍藏,因为它们代表着一个地方的记忆。或许正如这家店门口的标语所说,这里的每一件宝贝都是一个故事。

熟悉的街道走了一遍又一遍,每次却都能发现惊喜,在这里遇到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在CK的三天时间里,我们不仅走遍了每条小巷逛遍了每家商店,还几乎把每家餐厅都吃了一遍,所以,对于当地的食物,我是有发言权的。

捷克特色小吃烤面包圈,当地人叫它Trdelník,圆筒状造型的镂空面团就在炭火上一圈圈烘烤着,散发着浓浓的香气,不仅仅是CK,在布拉格的大街小巷也可以经常见到它。烤面包圈的外壳脆脆的,被糖霜包裹着,中间通常会抹巧克力酱,一口咬下都是甜蜜的味道,但并没有甜到哀伤,怕甜的人可以搭配一杯咖啡,可以缓解一下甜腻。

Gulas,当地很普遍的一种简餐,翻译成中文应该是烩牛肉配捷式馒头片,牛肉炖的烂熟又入味,馒头片口感非常松软,如果去了馒头片,倒是很像在国内吃的“匈牙利红烩牛肉”,总之很符合中国人胃口,最重要的是经济实惠还管饱。

CK有两家中餐厅,分别是北京酒家和上海饭店,主要接待团队游客。我们先去的上海饭店,老板娘非常冷漠,完全没有接待我们的意思,扫了一眼菜单,价格很贵,匆匆离开,转而来到北京酒家,菜单价格比起这里的平均物价要贵,但比上海饭店便宜,炒菜的口味很一般,但如果实在想念中国菜的话,可以来吃一顿。

大部分捷克本土餐厅都位于广场四周,其中比较受欢迎的要数洞穴餐厅。这些洞穴餐厅都位于地窖,灯光昏暗,墙壁都是原生态的石头打造,里面还有巨大的烤炉和木柴,浓浓的中古世纪风格。

我们尝试了两家不同的洞穴餐厅,主打的都是烤鸭和猪蹄,食物味道都很普通,重要的是体验那种独特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