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地杰人灵,有多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惠山泥人:无锡三大著名特产之一,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其造型饱满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形态简练而蜚声中外,其精湛的工艺技巧和完美的艺术造型,凝聚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惠山泥人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耍货”也称“粗货”。采用模具印坯,手工绘彩,造型单纯用笔粗放色彩明快,形神兼备。内容大多以喜庆吉祥题材为主,如大阿福、老寿星、渔翁得利说等等深受群众和儿童喜爱。另一类是手捏戏文,也叫“细货”,作品取材京昆戏剧中的精彩场面,人物刻画生动,色彩华丽,耐人寻味,适宜人们喜庆赠礼或欣赏之用。

王南仙老师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她的工作室里可以跟着一起学习泥人的制作过程,了解泥人文化。

那么问题来了,课程结束后大家拿出这“买家秀”般的产品,请你猜猜哪个是我的杰作?o(╯□╰)o

在惠山古镇还建有一处中国泥人博物馆,馆内有序厅、惠山泥人展厅、泥人张展厅、历代泥人展厅、幻影剧院、临展厅、大师工作室、库房等空间区域组成,若你对泥人感兴趣,来这一定能大饱眼福!

无锡的双契轩竹刻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 项目”,无锡双契轩竹刻世家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迄今已120余年历史,竹刻艺术在这个家族中传承了五代,涌现出张瑞芝、支慈庵、张契之等近现代江南竹刻名家。双契轩竹刻的传统技法有留青、阴刻、浮雕、透雕、圆雕等多种,以精细、古雅、秀丽驰名沪宁沿线,素为海内外艺术品收藏家青睐、推重和珍爱。

无锡是苏绣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无锡刺绣艺术又称“锡绣”,已有相当漫长的历史,无锡刺绣在继承传统的基础是上,发展创新了“双面精微绣”,成为举国公认的一个优秀的艺术品种,并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代表性传承人为赵红育大师。

“精微绣”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卷幅微小,造型精巧,绣技精湛,往往在很小的画面内绣制人物、场景、文字、图案等,所谓寸人豆马、蝇足小字。与一般双面绣相比,精微绣的技艺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在用料、用色、用线、用针上更严谨讲,有时人物头部只有绿豆大小,五官也已无法用笔墨勾勒,全凭艺人手眼与心灵相通,方能绣成,这就是无锡精微绣的绝活和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