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酸柑,体会地道客家风情 细细品饮酸柑茶,酸、甜、苦、香,涩,五味俱全,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手作酸柑,体会地道客家风情
客家庄的果茶主要有酸柑茶和柚子茶两种,尤以酸柑茶为大宗,两者的制作方法也大致相同。


客家人的手工酸柑茶,又称紧压茶,柑橘里填茶叶,是客家人的习俗,由柑橘和茶叶相互结合,成品硬如石头,须赖铁槌整颗敲碎,连皮一起冲泡, 甘甜可口,又养生保健;

【青普酸柑手作】
1. 挑选酸柑;选用7~8分熟的酸柑并采下,贮藏10多天,待酸柑皮软化,捏压时感到柔韧即可参与制作,以防加工过程中果皮破裂;

2. 挖洞取囊:制作时先用圆型中空的器具在蒂部挖一个直径为3~4厘米的圆洞,被挖起的连蒂的酸柑皮,也需要留着当盖子用。然后用金属汤匙把酸柑肉(囊瓣)挖出来;

3. 茶叶揉搓:为了口感更爽滑香醇,这时候需要把酸柑果肉的果皮和种子轻轻挖出,碾压成汁,与茶叶充分揉搓,搅拌均匀;

4. 填茶成形:把揉搓好的柑茶塞进空酸柑内,并将刚挖下的酸柑皮盖上;这时候要注意手法,既不能把柑橘皮撑破,又要塞得满满当当,最后大功告成,用线绑牢,


然而这仅仅是制作酸柑茶的第一步,后面还得经过三个多月的晾晒和蒸煮,蒸熟蒸透再晒干烘干才经得起陈放,需要注意的是,陈年的过程,酸柑茶会逐渐变皱变小,需重新捆绑;颜色也会逐渐变深,由土黄、深褐而黑。等到酸柑皮从金黄色转变为黄褐色,直到变成又硬又粗糙的黑褐色时,就成了酸柑茶。

【但煮冬风一碗茶】
饮用酸柑茶时,要把整块的酸柑茶连皮切成小片,淡淡茶香与清甜果香氤氲开来,弥漫心间,沁人心脾。


用开水冲泡,即可饮用,浓淡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加些冰糖或是话梅则会更加浓郁香甜,也会更有一番风情;

静坐片刻,将清水煮沸,教我们制茶的大芳给我们冲泡了两种不同口味的酸柑茶,一种加了话梅冰糖,另一种则是原汁原味,清爽微红的色泽,在灯光下愈发的鲜亮起来,也看馋了一旁等待的小伙伴们~


细细品饮酸柑茶,酸、甜、苦、香,涩,五味俱全,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询问偏好时,大家口味不同,却是各抒己见,看来对两种口味也各有千秋~

让人不由得恋上这样缓慢的小时光,坐拥一杯茶的安暖,嗅闻一地草的清香,浸满一篮橘的柑香
仿佛闭上眼睛,就能静听鸟语花香,漫赏云卷云舒,写意恬淡婉约;

酸柑茶本身就是一场关于美学的旅行,揉进茶人的脉脉深情,融合客家的热情风味,经过岁月的沉淀,时间的烘晒,不远千里来到你我杯盏之间,伴着袅袅青烟,滋养心田。
一沏一会之间,品赏一杯好茶,浅握一指光阴,一份婉约,一份从容,无语而至,油然而生,一路温暖,一路阳光,让心纯澈,让爱明媚,也让人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