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楼的大门非常独特,建造泰安楼的主人蓝少垣和大埔所有的围屋主人一样,皆因发家致富而建,当时没...
被高楼环抱的泰安楼位于梅州大埔,建于1764年,是难能可贵的客家石方围楼建筑。一二层楼外墙为石墙,三层为砖墙,因而被称为石楼,已经在风雨中飘摇了200多年。
时光被掩埋在斑驳的墙瓦,而隐藏在其中的客家文化却依然闪闪发亮,我无法想象它曾经的繁华,却在它遗世的影子中读懂它的孤独。
曾经百十户人家合住一楼,嬉笑怒骂里隐藏着人情世故,而今,空空荡荡的泰安楼,只徒留清冷的几户。悬挂的红灯笼迎风逍遥,却透着清冷的影子伴着孤灯低吟浅唱着无声的歌。
泰安楼的大门非常独特,建造泰安楼的主人蓝少垣和大埔所有的围屋主人一样,皆因发家致富而建,当时没有功名不可建造门楼,泰安楼的主人灵机一动,把门镶嵌在墙体,便有了如今我们看到的“豪门”。
门前的半月型池塘还畜着一池绿水,只是主人早已魂归故土。200户房间仅设有一个大门,出于保护的需要,楼上还设有枪眼,客家围楼的烟囱通常都设在墙壁里,就算天井内还留着吃用的水井,却依然找不到房屋被烟火熏过的痕迹。
楼内中轴线主体建筑为平房,分上下二堂,上堂门牌写着“祖功宗德”四个大字,屋内陈列着蓝氏先祖神主牌,并作为祭祀的祠堂,堂左右两侧设有厢房,楼内平房四周为天井。在客家建筑里,风水师把天井视为内太极,客家人常常称天井为天池,三层方形楼房把主体平房环抱在中间,形成楼中有屋、屋外有楼的格局。
走上楼梯,越过楼上一间间房,鞋子在木板上叩下节奏的响声,弹起一缕缕灰尘,走得远了,仿佛声音也绝尘而去,眼前的青砖墨瓦好似围起的江湖,只是江湖还在,人却早已远去。
从上往下俯瞰泰安楼,整个建筑似乎呈写着一个“回”字,一栋楼是一个江湖,江湖是商场,也是回家的地方。当蓝少垣满意地望着这个他创建的江湖的时候,有没有涌起过一点点骄傲?他又是否能够预料到曾经繁华喧闹的泰安楼如今萧条清冷的模样?
游览完泰安楼,我们在大埔小吃文化城吃了一顿丰盛的中餐。特别推荐客家咸鸡,可打包98元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