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和格格们

这些都是珍贵的老照片

和绅的藏宝楼

西洋门,当年全北京只有三个这种样式的西洋门,被称为恭王府三绝之一。

太湖石送子观音,像一位怀抱婴儿的妇人,移来这块石头后,和珅的妻子很快便生下了儿子,即丰绅殷德。

方池水榭,也称“湖心亭”,据说是按照曹雪芹《红楼梦》情节设计的。湖水从玉泉湖引入,特点是只入不出,暗喻主人钱财富贵只进不出。

福字碑本是白色的,由于人们初期对它未加保护地拓印,使得油墨深入石头中,产生永久的污痕,加上早期人们为了沾福气,纷纷用手去摸石碑,导致石碑几近成为无字碑。现在的石碑上面用玻璃隔离保护起来了。

正中的龙头

福池,每当榆树像铜钱般的果实掉入池中,和绅便很开心,连天上掉的钱都到我的囊袋中了。

过了福池,就是“安善堂”。前有抱厦,侧有回廊,连接东西配房,形似展翼大蝙蝠,并与前门的蝠池相呼应,取福的谐音。曾是恭亲王奕䜣宴请宾客的地方。

比起颐和园的长廊,恭王府的长廊规制明显小很多,属于迷你版。据说当时和绅希望自己长寿,由此而建的长而小,又名“长寿廊”

蝠厅,以斑竹彩画为装饰,该建筑的造型和彩画被誉为“古建筑中只此一例”,恭亲王奕䜣常与至交在此谋划军国大事。

早先的福厅梁柱为竹子所制,因岁月久远,腐化严重,后重修以水泥做柱,外面油漆彩绘绿竹,形成现在的样子。

锡晋斋,和绅二十大罪中第十三条“僭侈逾制”的楠木殿,内部奢华装饰与故宫的宁寿宫类似。

精美的床

地上的金砖,是一种名贵的火山岩打磨而成,呈现出金黄色的花纹,称为花斑石。

展厅里的文物

金元宝

唐卡

西洋钟

赶赴下一个景点---国子监

从恭王府出来不多远,就是郭沫若故居

接着是北海公园

国子监

坐车到雍和宫,不过没进去

下马碑

大殿正面屋檐之下,高挂着乾隆皇帝书写的“辟雍”匾额,这块华带匾边框为七彩九龙祥云圆雕,其精美程度在北京的名匾中也是极其罕见。

辟雍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古代“学堂”。辟雍古制曰“天子之学”。从清康熙帝开始,皇帝一经即位,必须在此讲学一次。辟雍按照周代的制度建造,坐北向南,平面呈正方形,深广各达五丈三尺,四角是攒尖重檐顶,黄琉璃瓦覆盖在顶部,上有鎏金宝珠;四面各开辟一门,四周以回廊和水池环绕,池周围有汉白玉雕栏围护,池上架有石桥,通向辟雍的四个门,构成周代“辟雍泮水”之旧制。

临雍讲学图

乾隆十三经

相传在远古时代,金、银色的鲤鱼想跳过龙门,飞入云端升天化为龙,但是它们偷吞了海里的龙珠,只能变成龙头鱼身,称之谓鳌鱼。唐宋时期,翰林学士朝见皇帝时必须立在镌有巨鳌的月陛石上,人们便把进入翰林学院的官员称为“上鳌头”。在科举考试中得为状元者称为“独占鳌头”。据说要左手从头摸到尾,即寓意独占鳌头,读书中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