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跨海大桥,我们就来到西屿岛,小门渔港和鲸鱼洞洞是这里非常有名的景点,就在西屿的北部。车辆会停在渔港边的停车场,游人需要步行进入景区,这里的景区都是免费的,包括小门地质馆和小门鲸鱼洞,沿途有路标指示。

我们来到小门渔港,这里附近已经可以看到柱状玄武岩节理了,而且很多,很多海岸断崖都露出这种火山熔岩冷却后,形成的地质景观。

小门这里除了渔港码头,还有一小片沙滩,也是不错的一个海边浴场,不过这里海浪挺大,在提岸上拍出巨大的水花,说明这里涨潮的海浪推力很大,还是具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游泳者被潮汐推的撞到水泥墩上,那就会形象不美了。

在海岸边有多道水泥墩子筑成额防波堤,从水泥墩被冲击损坏和倒伏的情况来看,这里如果遇到台风等气候,风浪一定非常巨大,这里已经是澎湖外海海港,所以风浪威力比内港的风浪要强很多。

在渔港里,很多捕鱼用的旧浮球,都被装饰成各种造型,很多只都不重样,非常的有趣。

穿过渔港后面的村镇,有两条道路,左边的一条通往小门地质馆,右边条通往小门鲸鱼洞,我先去了地质馆进行参观。

小门地质馆设计和布局,还有灯光设计都非常不俗,定然是博物馆设计大师的作品,能在一个小渔村看到这样高水平的科技展览馆,还是挺感意外的,展馆里的陈列资料和布局,也非常科学精致,值得一观。

在小门地质展览馆里,不仅对于小门地质进行详细说明,还对于澎湖地区类似地质景观进行综述,还引深展示了国际上类似地形情况。因为很多图文资料来自澎湖不同区域,有些区域是游客很难到达的地方,所以这些图片资料,对于完整认识澎湖地质结构和不同区域的差别特点,有很好的科普意义。

沿着长长的步道,走通向小门鲸鱼洞,沿途可以看到一些房屋的基座,这里貌似附近曾经建筑过眷村,不过目前只留大片的草地。

小门鲸鱼洞是一处处玄武岩中间部分崩坍后形成的石拱,其上层结构是柱状节理玄武岩,下层是砂页岩,因为受到强烈东北季风和海浪的冲击,下层的砂页岩被掏空,使得中间的玄武岩失去支撑而崩落,形成了一座海边石拱门,地质上称为“海触拱门”,因为某些位置看上去像鲸鱼,所以叫做小门鲸鱼洞。

步道上有处凉亭,附近有鲸鱼洞拍摄点位置的提示。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不是像只鲸鱼的造型呢。

如果走到石洞底下,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很狰狞恐怖的碎石石拱。因为石拱底下的地质构造不是太稳定,所以是不建议游客走到石拱下方。

很多游客愿意爬到石拱的顶上,张开双臂拥抱海风。

一般的游客只能从海岸边来看小鲸鱼洞,而空拍机却可以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视角。

从大海这一侧看鲸鱼洞,景色更加壮丽,你会发现附近的柱状节理玄武岩区域很大,附近整片区域都是这样的地质构造。

而且从高空看水下,会发现水下部分还有更多的柱状节理堆积,水下堆叠了大量节理碎石。

从外侧看来,小鲸鱼石拱的外立面的石柱更完整清晰。

小门鲸鱼洞附近,东侧有一个处高台,可以从这里远望到跨海大桥的雄伟身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