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有的时候导航也是很坑人的,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只能从门口往里面看看,门口有保安拦着...
还是习惯性睡早觉,一直赖床到七点半,吃完早餐再到景区已经快要十点了,在门口排队买票,买的联票60/人,当时门口显示的是在园人数2万5千多,心里真是咂舌啊那还不是人挤人啊,只能是既来之则安之,先说下我的路线,我是从北宫门进的,进了景区后直接下去检票逛的苏州街,人不是很多,是沿着湖建的一圈,顺时针走两边都是一个个小店铺,楼主没有要买的打算就只是随便的看了看,老爸对于此次旅行最满意的大概就是颐和园了,景色确实是不错,感觉上要比故宫的深宅大院好多了,感慨慈禧还真是会享受生活,在苏州街里面会有工作人员建议你买船票40/人,直接把你送到十七孔桥,然后让你往回走说是这样就能把园区逛完了,当时我确实纠结了一会,还是放弃了,打算还是按原计划先去万寿山趁着体力还行,感觉山的本身没有多高不一会就上去了,只是路上的石阶有点陡,比长城的石阶要高不少,上去之后先看到的是排云殿,窗上有很多的小佛像,但是不管怎么看也没有找到佛香阁,在走了一部分的冤枉路后问了园区的工作人员才知道,我们上山的路线是倒着走的,看到的是排云殿的后面,绕过排云殿后有一个小门可以通往佛香阁,小门确实不咋大不太好找,进入之后就豁然开朗了,有种山穷水尽的感觉,看到了园区的全貌,远处的湖上一个个小船有点像饺子😄,我也不知道当时怎么就想到了饺子上,可能是船太多了吧,顺着佛香阁下山去长廊坐船,走到这才觉得自己从北宫门进的决定是对的,因为从正面爬佛香阁的楼梯虽然很均匀,但是从楼下望去哪是N多个台阶啊,光是看这些台阶就蛮震人的,老爸也觉得我们从后面上山感觉没有爬多少就到了,要是从前面走会比较累,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因素,下了山在长廊买的船票20/人去十七孔桥,然后顺着万寿山的方向走,游览了乐寿堂,文昌院(里面现在是一些工艺品的展览,我和老爸对此不怎么感冒,简单的看看就出来了,里面在装修油漆的味道很刺鼻),最后一站是德和园,据说是慈禧看戏的地方,去的很凑巧,刚好赶上了演出,就坐在窗台下看,身后就是当年慈禧看戏的座椅,幻想着当年慈禧在此看戏的场景,最后出了园区(不知道为什么最后逛最后两个景区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钟了,团队缺突然多了起来,真的是人挨着人,要是不跟紧了,我和老爸都能走散了,如果是带老人和小孩的亲们一定要注意),出了园区之后我和老爸踏上了寻找北大之旅,不得不说有的时候导航也是很坑人的,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只能从门口往里面看看,门口有保安拦着,要出示学生证才能放行,当时还有一帮初中生在门口录制视频,就是一些祝福的话,在此也祝愿他们得偿所愿考到理想的大学来,楼主上大学的时候最要好的一个室友在北京工作,晚上请了我和老爸在前门吃了饭,然后就步行回酒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