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肉夹馍”,这可是我们计划中的一家重点餐厅呀,他家除了肉夹馍好吃外,大碗的岐山臊子面也是一绝呢
在陕博转悠了两个多小时,累得不善。时间已到中午,按计划直奔位于翠华路的“子午路张记肉夹馍”,这可是我们计划中的一家重点餐厅呀,他家除了肉夹馍好吃外,大碗的岐山臊子面也是一绝呢。
我们到时正是饭点,店里高朋满座,人气鼎沸。在门口的收银台先点餐并买单。我们点了两个普通肉夹馍,每个8元,又点了一大碗岐山面,也是8元。一顿中午饭一共才花24元,够价廉的了,希望还能物美呀!虽然顾客很多,但上菜的速度出乎意料的快,尤其是肉夹馍。我们一直走到店堂的深处才找到位子,刚坐下,椅子还没温乎呢,服务员就已经把装着两个热气腾腾的肉夹馍的盘子摆在了我们面前。看了一眼我们的小票,说;“岐山面要等一会,是现做的。”看来,这作为招牌食品的肉夹馍是“常备不懈”的,并能做到随叫随到呢。如果味道再如网上传颂那样“能香掉了下巴”,那可真的就是做到了“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了!废话少说,赶紧开吃吧。

从陕博到“子午路张记肉夹馍”店很好走;出了陕博大门往左(好像是东)拐不远有一个十字路口,往南转弯(这就是翠华路),走个两三百米,路东就是他们家的店。

他家的门头很醒目,不会找不到的。

这就是“子午路张记肉夹馍”店大名鼎鼎的肉夹馍,还是普通款的。圆圆的馍饼,表面焦黄的印记看着就仿佛有悠悠的麦香飘了起来。外形很朴实、亲切。

看完了外表,再来看看内涵吧。要看就看个清清楚楚,咱们给肉夹馍来个“大曝光”,直接把上半个馍全部掀起来,好棒呀,一层厚厚的被剁得很细腻的腊汁肉丝糜,油汪汪地拥挤在两片热馍的加持下,已经形成了一个汉堡包里的牛肉饼的模样,只是显得更加油润光滑。普通版的肉夹馍里的肉是肥瘦相间的,而精品的则是纯瘦肉的。以我们的口味,还是觉得普通版的更加有滋味,口感更饱满滋润,肥肉里沁出的油润汤汁,渗透到白绵的馍芯里,颇有立体的动感,整体迸溅出丰腴滑腻的滋养,让味蕾更觉享受。

不知道是白吉馍里的腊汁肉夹得太过充分了,还是腊汁肉太过油滑,紫檀同学吃到一半时,居然有一团儿肉糜从馍缝里滑脱出来,掉在了盘子里。看那一小团肉糜,一丝丝娇柔纤顺的排列,一缕缕滋润软烂的雍容,让人难以割舍呀。赶紧用筷子夹起来,送入口中,享受一下纯肉对舌齿的惑魅腐蚀!实际上,吃纯肉的感觉真的不如吃“馍夹肉”的感觉来得舒服熨帖,纯肉有点太腻口了,而且味道有些单调;而“馍夹肉”除了有肉的荤香,还混合了馍的麦香,两种纯正的自然香气相辅相成,组合成了一种绝妙的醇美浓香,味道极具诱惑力,让人难以抗拒!

肉夹馍快吃完的时候,我们点的岐山面上桌了,颜色够靓丽鲜艳吧。可能是做面条比做肉夹馍更费一些时间吧,但好饭不怕晚,这碗面条真的很惊艳呢!

红润透亮的汤汁,看着就引人食欲;粗细适中的面条慵懒地浸泡在红色的热汤中,悠然得叫人忍不住想去一就其芳泽;面条里还有一些肥瘦相间的肉条(比肉丝要粗壮些),在红汤的映衬下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弹跳感。吃一口面条,够绵柔,但又有适度的咬劲,不糊烂也不费牙;喝一口红汤,辣度和它显现出的鲜亮的红色的浓度不成比例(有点纸老虎的意思),但多喝几口依然会令人额头冒出细细的汗珠;最绝妙的是这汤里的浓郁的酸味,用的应该是老陈醋,在汤汁里回旋着的是一种让人胃口怦然大开的溜溜的柔和而婉转不绝的醇正酸味,浓厚却不让人厌烦,悠长更令人难舍,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它们了。反正,很快的紫檀同学就额角见汗了,而大海碗里已空无一物,别说面条了,汤都找不着了!
我们的建议:如果您到陕博参观,出来后就去吃一碗岐山面,饭量大的一定要配个肉夹馍,这就是一条龙的超级享受了:从精神到肉体,齐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