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体会过了昆明的“小资”情调餐馆后,有如下的感觉:价格上偏高贵,外观上较整齐,味道上还凑合,...
离开石屏会馆时已近中午,虽然不在会馆用餐,也该找个地方喂喂肚子了呀 !不用着急,我们早有准备,虽然不能“高大上”,但可以“小资”一下嘛。东转西拐的,我们溜达到了文化巷,这里有很多“小资情调”的餐馆和酒吧,我们选择了“吗哪”,一间在网上颇有知名度的餐厅,看看昆明的“小资”会是怎样的一个调调呢?

翠湖附近的文化巷里的“吗哪”,就在巷口里面不远处,还是比较好找的。

一楼的地方很窄,我们直接上二楼,二楼屋顶的高度很有局限性,稍微高一点的先生们大都被迫“摧眉折腰”经过。

我们到时几乎还没有顾客,于是选择了最里面窗户下的位子,据说这是二楼最好的位置之一。本想看看窗外的景色,可窗棂太过密集,什么也看不到。吗哪的餐具都是厚重的陶瓷制品,质朴古拙;照片墙和风灯在黄色的墙壁映衬下,显得很有历史感,沧桑且凝重,在这样的环境里用餐,不知会否压抑胃口,但至少可以压抑住谈话的音量,从而造就一个安静的用餐氛围。

我们的午餐:风味牛肉、金沙玉米、奶羮和米饭,这几样应该都是他们家的招牌菜了。

风味牛肉,36元。做法应该就和孜然羊肉差不多,味道也很接近,唯一不同的是配菜为薄荷叶,很清凉爽利,这些翠绿的薄荷叶成了此菜唯一的亮点。不过牛肉比较硬(可能是因为牛肉不如羊肉细嫩的缘故吧),太有咬劲了,嚼得我们腮帮子都酸了。

金沙玉米:25元。其实就是咸鸭蛋黄炒玉米粒儿,味道还行,就是鸭蛋黄用量偏少,吃起来玉米的微甜味道过于突出,完全掩盖住了鸭蛋黄的咸鲜味。今天,金沙玉米里唯一的一口好感觉被紫檀同学得到了:看左上图,那是一小团没有炒开的鸭蛋黄,喵喵用勺子递给了紫檀。紫檀一勺入口,但觉鲜香满口,鸭蛋黄沙沙腴腴的口感让舌尖迷醉,蛋黄经过腌制后的油润鲜味飘溢在玉米粒儿清爽的甜香之上,两种隽朗诱惑的味道纠结裹挟着舌畔齿边,无比舒爽快慰。可惜盘中只有一团未化开的鸭蛋黄,喵喵未能品到此种佳味,殊为可惜呀!看来此菜品中咸鸭蛋黄的用量是影响菜品口味的一大要素呀,厨师的无心之失——未将鸭蛋黄炒拌均匀,却无意间造就了一口绝妙的味道,我们真不知是该一喜抑或一忧呢?

奶羮,吗哪最受欢迎的食物,8元。相比于食物的含量,这个价格高得比较离谱! 味道还是不错的,口感也可以,有点像北京南锣鼓巷里的奶酪,但每份的含量就没法和南锣鼓巷的相比了!
我们体会过了昆明的“小资”情调餐馆后,有如下的感觉:价格上偏高贵,外观上较整齐,味道上还凑合,数量上很小巧!下次嘛,不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