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芙南,久仰大名。不是设计师名气大,而是这餐厅让食物和感官都“高潮”了。

「胡同里的渔芙南」即是设计师的作品,也是设计师的厨房。这里有好吃的湖南家常菜,有微醺的小米酒,有百吃不厌的干拌卤粉,还有两湖一家亲的鱼丸丝瓜汤。你说这里性冷淡吧,可偏偏带着一点粉红温暖你的心,刺激你的胃。

没去过前门老店,新址挨着鲁迅博物馆,有了渔芙南,阜成门附近的湘菜从此便不只曲园和湘品湘味。

同朋友AA探店,不巧遇上雨天,没看到光线投射进空间内的变化,反而室内的光显得更加温暖。或许是下雨的关系,午餐时间并没有排队等位,上菜速度也比预期的快。

餐具的布置很讲究,随手一拍都很漂亮。

因为再坐的都不是湖南人,所以点菜我们都是再乱弹,好在有前人的指导,可以说这次探店零失误,每道菜都吃的称心如意。 不过话说回来,菜量真心不到,你可以在这里吃好,不一定在这里吃饱。吃饱的小撇步就是多叫两碗饭,因为湖南菜都好下饭的说!

菜单的设计也和桌面的大理石纹路遥相呼应。 其实,菜单内藏玄机,值得一探究竟。

胡子酒

胡子酒

胡子酒产于湖南衡阳,糯米酿制,或许是私酿的关系,米酒清澈不浊,甜度很高,和大家相互认识之后,高兴之余,一饮而尽,忘记了这是“酒精”。大米酿制的米酒略酸,唯有糯米出的酒是甜的,这胡子酒好喝! 胡子酒虽好,可不能贪杯哦!一壶酒量不大,最多二两酒(没概念)。五个人人均2小杯,当天午饭之后,贪杯喝了红酒兑雪碧,兴许是酒喝串了,喝完立马半步倒(一点都不夸张!)

风秘牛肉

风秘牛肉

圈友点名首选,果然牛肉很好吃!牛肉属于卤好的牛肉加干辣椒爆炒的。蒜头、葱段、干辣椒,没有这些辛辣的佐料,哪里来的这好味道呢!牛肉有卤味的香,也有炒料的辣,片片牛肉吃起来还算得上大快朵颐。

卤粉

卤粉

卤粉

因为设计师是湖南衡阳人,所以渔芙南的湘菜更具有衡阳特色。「卤粉」便是衡阳的特色早点,属于干拌粉。面码包括花生、肉片(猪肉)和卤蛋,点缀的酱料像蚝油,碗底还有精华的卤汁,搭配一碟榨菜,搅拌均匀,一份完美的卤粉就可以开动了!卤粉味道很好,也不辣,比较符合大众口味。 p.s.餐具的选择很有设计感,但筷子夹粉真的很滑,完全不好掌握。

长豆角茄子

我的私心只选,就爱吃长豆角烧茄子。豆角、茄子过油之后爆炒,其中的豆豉提味,干辣椒和蒜子爆香。别以为这道菜只是香,还是很辣的,不过超级下饭!茄子吃油,软到不行,就爱这口。好吃的连蒜都吃掉!

辣椒擂皮蛋

“擂”是湘西一种非常原生态的菜式,因手法与“擂茶”非相似而得名。辣椒皮蛋上桌时已经擂好了,钵里的锤子俨然成了装饰。辣椒事先已经煎过,所以上桌时辣椒皮都“脱”的干净,皮蛋用的鹌鹑蛋,量不大。入口时青椒的清香味重,后知后觉的辣慢慢刺激味蕾。闷热的夏天,这种清香十足的辣绝对可以让人通透。 青椒陪皮蛋的搭配,其实蛮下饭的。

香煎鲫鱼

吃惯了红烧鲫鱼,这香煎鲫鱼还真的湘味十足。鱼肚煎的焦酥,基本上鱼刺都可以下肚;鱼背的部分还保持了鲫鱼肉的甜美(怀念啊!这就是家乡的味道!),很嫩。鲫鱼刺多,肉好吃,没毛病!

藠头腊肠

本以为腊肠是灌的香肠,实际是熏的大肠。熏味也蛮湖南的,配藠头(葱头)、双椒,大肠的味道更复合了,熏过之后肠也更有嚼劲。不过重口味的藠头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看个人喜好了。

丝瓜鱼丸汤

不知道湖南的鱼丸是不是都不是圆的,这条状的鱼丸口感和形态像极了湖北的鱼糕(没有鱼蛋弹,重点是适合下汤)。每当吃辣的时候,喝一口这丝瓜鱼丸汤,超解辣!

红豆白雪

红豆白雪

饭后甜点上的及时,这造型虽然简单,却毫无抵抗力!像在吃红豆慕斯。

茉莉花茶冻

茶冻交织着奶味和茉莉花茶的味道,质感很绵密,看着白白的像双皮奶,却没有其弹。香甜可口,茶味浓郁。

号外:结账之后向服务员提了个不情之请,要了几个八角辣椒回去炖肉,想不到她不但给我了佐料,还问我够不够。够!够!够!晚餐正是有了渔芙南的佐料,我那锅肉才完美!

美好的用餐体验让我想起设计师的自述:愿它如旁边的白塔寺般美好,在天气好与不好的北京陪伴着你们,吃好吃的食物,做想做的事,爱对的人。

都说湖南人是行走的辣椒 果然,在渔芙南我爱上了行走的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