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台北一些民间组织和官方机构一直在保护和发展迪化街,希望在保留商业价值的同时,可以开发出历史...


整个大稻埕片区,最热闹的一条街当属迪化街。去的那天,刚好碰少一场传统地方特色的民间宗教活动。

统一着装的青年,和着敲锣打鼓的民间音乐,舞动着身体,抬着城隍爷,一路前行。游行的队伍中还有穿着

类似戏曲服装的演员,扮演者不同的宗教角色。我对于闽南地区的宗教信仰并不熟悉,但在内陆地区基本没
有看过如此隆重的宗教活动,被华丽的服装和未见过的神像,以及热闹的氛围彻底吸引。原来每年的农历5

月13日是城隍爷千秋圣诞的祭典,这次前往台湾刚好赶上这样的日子,这样盛大的庙会活动,吸引着各地香客蜂拥而至。在现场除了一些日本游客外,大部分的善男信女都是台湾人。能够在旅行中亲历一场当地人的民间活动,无疑让单纯的旅行多了一份深度。
如果来到迪化街,没有赶上民间活动,也不用失望,因为了解台北的历史,这条街本身就值得细细品读。





第一眼的迪化街,吸引你的依然是具有年代感的建筑。作为曾经的商业中心,迪化街具有极其浓郁的岭南风貌,商铺林立的街道上,你能感受到海派文化的特征,另一方面,历史上随着外国资本的进入,这条街上也平添了几分西洋色彩,南洋式、巴洛克式样的建筑痕迹,不仅让短短的一条街具有历史价值,也见证了城市发展的时代历程。


第二眼的迪化街,是市井气息浓厚的南北货市场。这里汇聚着来自大江南北的传统商品,果脯、茶叶、中药、干货等,听闻每年过年期间,台北人都会来此采购年货,平日就热闹非凡的街道,可以试想出春节期间的人声鼎沸。


在我的城市已经没有这样传统的南北货市场了,脑海里依稀记得还是孩童时候陪家人来到这样的市场采购商品,当我走在迪化街上时,那些支离破碎的记忆,开始拼贴起来,恢复成鲜活的影像,仿佛在这里找到了某种遗失的情怀和归属感。
逛迪化街的大多是日本游客,他们流连于琳琅满目的商品之前,惊喜地发出“咿”“呀”“哎”的声音,拿着相机拍摄每一处令他们产生兴趣的画面。其实台北一些民间组织和官方机构一直在保护和发展迪化街,希望在保留商业价值的同时,可以开发出历史和观光价值,现在的迪化街已经不是单一的传统商埠聚集区,已然成为探索台北历史文化的第一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