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了呼和大昭寺和土默特右旗的美岱召,对内蒙这些有名佛教寺庙,我对他们独特的建筑美感尤其感兴趣
五当,蒙古语意为有柳树之地,藏语称为“巴达噶尔”意为“白莲花”,召,蒙古语:寺庙。五当召依山而建,高低错落,鳞次栉比,各幢建筑自成一区,全庙没有任何外墙包围,殿宇房合等共2500多间。晃眼一看,这里俨然是当地敖包山间的一社区,其实,它是内蒙漠南地区现存唯一完整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庙宇,素有“草原上的布达拉宫”的美誉。

先来鸟瞰一下下这敖包山间的“社区”是啥概念。

再来看看,这“草原上的布达拉宫”是否徒有虚名。还别说,扎眼一看,真还是那么回事儿。
这个夏季在内蒙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一带自驾转悠,刚游览了呼和大昭寺和土默特右旗的美岱召,对内蒙这些有名佛教寺庙,我对他们独特的建筑美感尤其感兴趣。相比而言,五当召的建筑画风又是别树一帜,看来,内蒙佛教寺庙的创建者,几百年前相互间就很尊重知识产权,拒绝模仿或仿制。呵呵,扯远了。回到正题。

五当召的建筑四四方方,没任何装饰性物品,非常洁身自好,与世无争。
五当召的建筑,清一色纯藏式平顶,完全区隔于大召寺和美岱召的汉式多重檐歇山顶建筑方式。就寺庙布局而言,五当召依山势而建,各殿堂之间的布局,看上去是率性而为,而大召寺和美岱召布局,则是严格按照佛教寺庙布局的传统“伽蓝七堂”制。就寺庙装饰而言,五当召既然号称草原上的布达拉宫,其建筑物外墙与拉萨布宫一样洁白方整,开有深暗的柱廊和窗洞,屋顶为平板式四方形,与川西藏东藏传佛教寺庙大多红黄蓝搭配深沉浑厚相比,五当召显得格外飘逸。另一个特点是,五当召屋顶屋檐素洁,不与帝王沾任何边,更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本色,而大召寺和美岱召,则与皇帝走得很近,处处彰显皇家的威仪。

深秋季节的五当召,貌似世外桃源般诗与远方。

冬季的五当召,则完全是童话的故事……
当然,五当召的建筑画风,也不是独创,而是由五当召的第一世活佛罗布桑加拉错以西藏扎什伦布寺为蓝本,创建于清康熙年间,有近300年的历史。乾隆十四年再度进行扩建后乾隆御赐“广觉寺”汉名。
五当召目前主要建筑由六大殿、三座活佛府和一座安放历代活佛舍利的灵塔组成。
五当召一直香火旺盛,信徒云集。最鼎盛时期有喇嘛1200余人,现有活佛一位,即第八世洞阔尔活佛,在蒙藏地区有很高的声誉。

这一广场是五当召讲经、辩经的场所,也是佛教学术升级的考场。
其实,五当召建筑外表飘逸的背后,站着的却是一座著名的藏传佛教学府的身影,寺庙,只是它的附带功能。五当召的殿宇兼具双重功能,一方面作为庙堂奉神、设坛、布道、讲经、接待朝奉者;另一方面作为学府,用于传法、习经、密修、辩论佛理。

五当召主要殿堂布局鸟瞰。
作为著名的藏传佛教学府,五当召主要分为四大学部(相当于高等学府的的系)。其中,洞阔尔殿为时轮学部,是研究时间及其运行、数理及其测算、大地测算等缜密学问的殿堂,是五当召的灵魂殿;却依拉殿为显宗学部,重在学理和辩论,相当于现在的大学哲学系;阿会殿是密宗和医学学部,重在习法、默修。殿底层正中,是一人工泥塑险峻逼真的彩色山洞。山洞里,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和他的两个弟子,其两侧是十八罗汉和四大天王。塑像神情各异,气宇非凡。二楼主要供奉本学部主供佛——胜乐金刚和药王佛。喇弥仁殿为专业学部,相当于今天的博士研修院,进修者专供菩提道,研究宗咯巴思想和教义学,只有精通佛理、具有相当佛法功力的人才能入院和研究法术。

这是高踞苏古沁殿、却衣林殿这两殿之上的洞阔尔殿。

五当召作为佛教高等学府的灵魂殿——洞阔尔殿,看上去非常庄严。
洞阔尔殿是五当召最早的殿堂,建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前经堂后佛殿高三层。黄色的外墙标志着其显贵地位。高居于全寺之中,其他建筑均以此殿为中心分散四周。乾隆皇帝于1756年赐名这寺庙为“广觉寺”。“广觉寺”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雕刻的牌匾悬挂在殿门正中门楣上。

洞阔尔殿。五当召学习佛教时轮数学部,主要讲授天文、历法、数学、占卜、推算藏历日期等。

洞阔尔殿殿内前后厅绘满佛教壁画、装饰不是一般的考究。

洞阔尔殿殿内精美佛教壁画一瞥。

洞阔尔殿殿内精美佛教壁画一瞥。

洞阔尔殿殿内精美佛教壁画一瞥。

洞阔尔殿殿内精美佛教壁画一瞥。

五当召六大殿之一的却衣林殿(左,独宫)。
此殿为五当召显宗经堂,是专门研究佛教哲学的学部,也是五当召僧人最多的学部。殿内供奉着五当召最大的铜制弥勒佛,高达十米,为黄铜分铸焊接制成。

五当召六大殿之一的阿会殿,是一座学习医学和密宗学部的经殿,建于嘉庆5年(1800年)。

五当召六大殿之一的喇弥仁殿。五当召藏传佛教高等学府中的“战斗机”——佛教相当于研究生级别的才有资格进入。
五当召六大殿除了作为藏传佛教高等学府四大殿之外,另外两大殿分别相当于高等学府中“会议大厅”和“大学图书馆”。

五当召“会议大厅”——苏古沁殿。苏古沁殿又叫苏古沁独宫,建于公元1757年,是五当召的最大的建筑物,位于五当召整个寺院的最前部。全殿分三层,一楼前大厅是经堂,后厅为藏经阁,凡属全召性的集会都在这里举行。
苏古沁殿经堂内正面的座椅是活佛出经的席位,左右是高层喇嘛的座位,下边地毯木榻是喇嘛诵经的坐席,殿内矗立的八十一立柱都雕绘有精美图案,外裹彩色蛟龙毛毯,缀以刺绣,殿中彩色斑斓的壁画是释迦牟尼成佛历史故事。

苏古沁殿前广场,是五当召六大殿中唯一设有香炉的地方。

苏古沁殿左右两侧较小的房子是香堂。

每天的早经(满迦经),全寺的喇嘛都在苏古沁殿经堂大厅里诵读。

五当召代表性建筑苏古沁殿(正中)和与之并列的却衣林殿(左)前景。

苏古沁殿前的铜质古水缸,算是一枚公开展示的古董。
五当召佛教高等学府的“大学图书馆”叫金科殿。这殿是在原来的努尼殿遗址上建造的。“金科”,是藏语“曼陀罗”的意思。最早的努尼殿是五当召八大殿之一。原来的这座殿殿堂规模较小,为了恢复五当召原来的面貌,2003年在原来的基础上重建了这座殿,并重新命名为“金科殿”。现在的建筑面阔7间,进深4间,分为上下两层,是陈列五当召精品文物的展厅和经书的地方。

金科殿大门。可惜,这里一般不对外开放。
甘珠尔活佛府的主人叫甘珠尔呼图可图。甘珠尔呼图可图是五当召第一世洞阔尔活佛的经师,驻锡地在多伦善因寺( “驻锡”,僧人出行,以锡杖自随,因称僧人住址为驻锡)。活佛府的正厅为会客、办公的地方,里屋为卧室,耳房是他经师的居室。这座活佛府在1996年的“五三”地震时墙壁严重开裂,面临倒塌,1998年国家拨款进行了维修,恢复了原貌,2000年开始向游客开放。

甘珠尔活佛府看上去就是一个别墅。
五当召另一个著名的建筑就是苏卜盖陵。“苏卜盖”即蒙语“塔”之意。这陵是五当召头世活佛建庙之前的住宅。因为头世活佛创建了五当召,他去世后僧众为了纪念他,就将他的舍利塔存放他生前的住处。此后,五当召七代活佛灵塔均在这里珍藏。
这里一般不让人参观。据这里的僧人口头描述,里面的灵塔雕刻精美,都镶有珍宝玉器,外部鎏金。

苏卜盖陵大门。
最近一两年,经常出差到包头,春夏秋冬四季,都曾到五当召溜达一下。但每次都是“打蘸水”款,也就没写过什么东西。今夏再去,感觉五当召丝毫木有审美疲劳之感,所见所闻,仍很新鲜,于是,有了这篇游记。

五当召主要殿堂依山从低到高而建,看上去很有韵律感。

五当召六大殿位置俯瞰。
包头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从古至今经历了数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尤其近代的“走西口”涌入了大量汉族人。从东汉时候起到辽金时代,佛教已经传入包头地区。现今包头市的汉传佛教与民间信仰融合,信徒散布于包头市各区县,藏传佛教主要集中于达茂旗百灵庙和市内五当召等处,主要由蒙古族信仰。庙宇主要有五当召、妙法禅寺、美岱召、昆都仑召等。如果说对藏区藏传佛教已经司空见惯,那到包头,同样是藏传佛教,但给你的感受却是另一番景象——主要由蒙古族人信仰的藏传佛教,无论建筑格调抑或殿堂装饰乃至周边环境,都值得旅行品味。

五当召一些殿堂的大门装饰细节。

五当召的另一种风格的转经筒。

这种风格的转经筒上,彩印的很多图案很有观赏性。

五当召里,很多建筑的过道间,都布置有藏传佛教的经典转经筒。

徒步五当召建筑随手拍。

徒步五当召建筑随手拍。

徒步五当召建筑随手拍。

再见,美丽的五当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