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雨中古巷里,脚下的石板路的光滑锃亮,斑驳的古墙砖上生出了几丝绿意,曾的盛极一时的东西巷是达官显贵的居所。前清的两广总督岑春煊,“兄弟翰林”龙朝言、龙朝翊两兄弟等等都曾在此生活过。

而今天的东西巷在呈现历史厚度的同时,更多的是当下的文娱、美食聚集地。作为桂林老字号集聚地之一,这里有如“又益轩”米粉、“张永发”的染布、“曹保元”的膏丹丸散、“熊同和”药店、“巨丰泰”商行、“黄昌典”毛笔等当地老字号。

走进一个个民居或店铺,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

在东西巷的路口有一座雄伟的城楼建筑,它便是桂林城著名的地标建筑逍遥楼。逍遥楼曾是桂州城的东城楼,它始建于唐代,在历史上曾一度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等江南名楼齐名。

千年的历史中,无数的文人骚客曾登楼赋诗,遗憾的是千百年来的战火纷争让逍遥楼多次损毁,尤其是抗战时期,日军对桂林进行疯狂的轰炸,整个桂林城十屋九毁,逍遥楼在此也渐渐的消失在历史的风雨中。

登上这座近些年重修的逍遥楼,置于楼阁高处,俯瞰桂林城的匆匆车流,以及漓江和远处的群山,群山在雨雾中若隐若现,让我对于漓江山水更多的充满了期待。

逍遥楼里成列展览着历朝历代可考究的几座逍遥楼模型,以及一些有关逍遥楼的诗赋,虽然今天的逍遥楼很新,但是历史的东西永远在它的骨子里。

当然对于此次行程,我更希望带母亲品尝一下当地的特色美食,像桂林米粉、艾叶粑粑、桂花糕等等。东西巷的美食选择很多,初到桂林,桂林米粉自然不能错过。

桂林米粉有米粉(圆的,通常吃的卤菜粉)和切粉(扁的)之分,桂林米粉最重要的就在于卤水,卤水做的好坏直接影响这家店的生意,在这家位于东西巷的手工米粉老店里,我和母亲点了米粉以及艾叶粑粑等一些桂林特色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