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琅勃拉邦,缘由一本杂志描写着一座城市:蜿蜒不息的湄公河,红色屋顶的建筑,满目青翠的山峦,遍开塔树花的寺庙,淳朴的人民,虔诚的信仰……

遗世独立的琅勃拉邦

遗世独立的琅勃拉邦

遗世独立的琅勃拉邦

第二天天一亮,我们便坐上了万象开往琅勃拉邦的巴士。在不断转乘和路途劳顿中,直到晚上6点左右才到达琅勃拉邦,我们住进了一家叫做Maison Dalabua度假村,老板是一位越南人,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吩咐吧台里的小伙计帮我们把行李放进了房间。度假村四周环绕着荷花池和热带花园,池塘里的青蛙欢呼雀跃,像是欢迎和问好。十月的星空格外高远,在夜色的映衬下,一派安好祥和。

琅勃拉邦最早建于14世纪,是古代澜沧王国的王都,直到1560年,塞塔提拉王继承了王位,执政期间外侵军队日趋强大,加上琅勃拉邦四周都是山林,易攻难守,随之将首都从琅勃拉邦迁至万象,此时琅勃拉邦才逐渐退去政治色彩,从而演变成为老挝重要的“佛邦”。和许多已变身为旅游景点的城市不同的是,琅勃拉邦依然保存着600多座寺庙宫殿等古老建筑,正因为如此,琅勃拉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历史遗产名录。

皇宫博物馆

遗世独立的琅勃拉邦

琅勃拉邦街巷

穿梭在华灯初上的市井烟火中,这里有简单的铺面、熙攘的人群,各式手工艺品,街边美食与热情摊主应接不暇,或者漫步于洋人街,里面遍布着鳞次栉比的古老宗教寺庙,也有当时被法国殖民时期建造的别墅,叹息新旧交错的不协调感。从市场拥挤的人群中出来,我倒是喜欢走在外面宽敞的街道边,没有了狰狞声,偶尔会有卖手工饰品的老奶奶和路边买水果杯的摊位,稀稀疏疏的摆放在路旁。

琅勃拉邦街巷

琅勃拉邦街巷

琅勃拉邦街巷

琅勃拉邦街巷卖水果的当地人

来琅勃拉邦要预留2-3天时间,让自己像琅勃拉邦人一样留下来,用一天时间租上一辆摩托车,沿着琅勃拉邦城郊外的柏油马路,维苏那拉特寺琅勃拉邦苏发努冯大学方向,一路上会经过维苏那拉特寺、UXO Laos Visitor Center(曾经被美国投下2亿吨炸弹,因爆炸伤亡最严重的地方),道路很平人也很少,道路两旁便是居民区,慢慢行驶在路上目睹一下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摩托车骑行

琅勃拉邦苏发努冯大学

琅勃拉邦苏发努冯大学

再用一天时间留在市区,走街串巷和拜访当地人的家庭,不要担心会被拒绝,因为在琅勃拉邦没人会拒绝你,反而他们的热情邀约和款待才是自己亲身感受到的。在这里,就算走累了,坐在他们家门口的椅子上休息,一不留神他们便从家里拿出饮用水和甜点招待你,这种情况只有亲身经历才体会得到。

街边小摊

街边小摊

琅勃拉邦人民对他人的热情和亲昵永远也不会让你觉得你是一个外人。最后一天,什么也不做,坐在湄公河畔把慵懒熬成习惯,仔细感触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脚印和每一束光,哪怕是下雨,匆忙甩掉手中的嘟嘟车钻进店家避雨时候的落魄,也会感叹她的风情万种。

琅勃拉邦洋人街

琅勃拉邦洋人街

吐血推荐:

皇宫博物馆,就位于Th Sisavangvong大街上,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一定不能错过。这座王宫改建而成的博物馆,在高大的入口大厅里展示着各种各样的王室宗教器具,还有从印度、柬埔寨和老挝收集到的稀有佛像。王宫右前角的房间对外开放,里面陈列了博物馆最有价值的艺术品,其中包括PhaBang,这是一座站立的金佛,琅勃拉邦的名字就是因他而命名的。国王接待厅墙壁上的壁画是由法国画家Alixde Fautereau于1930年绘制的,描绘了老挝传统的生活景象。

踩坑提醒:

1、在进入一些寺庙和王宫博物馆的时候,着装要求上身不能露出肩膀及肚脐、下身不能露出肚脐,所以最好带上长裤、长袖外套前往。

2、需要注意的是,博物馆内不允许携带数码产品,更不能拍照,另外你必须把背包交给工作人员或放进储蓄箱。

3、琅勃拉邦人民的热情可能会令人感到意外,无需担心,他们是真心的对待你这个朋友像家人一样。

交通指南:

对于国内游客来说,有两种交通方式可供选择,第一种是从国内城市(昆明、南宁、广州)飞万象,然后从万象北部汽车站坐大巴车途经万荣,再到琅勃拉邦;第二种是从昆明直飞琅勃拉邦(或者从昆明南部汽车客运站乘坐国际大巴到琅勃拉邦,票价398元,时间约为24小时),后从琅勃拉邦经万荣再到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