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篁岭晒秋”,这个旅游项目或者说摄影主题出名很久了。

顾名思义,应该是当地即篁岭的村民在秋天的时节晒庄稼的这么一项不能再普通的日常生活项目了。

秋季是万物丰收的季节,秋高气爽的天气下五颜六色的被晒物呈现出来,不用看也能够想象出色彩缤纷的画面。

“篁岭晒秋”自然是此次出行重中之重的景点。

虽然这会儿不是旺季,虽然路边的诸多观景台都是游客寥寥,不过在篁岭景区门口还是乌央乌央的游客扎堆儿。

景区的门票原本是180,淡季打折145,包含缆车费用,持 上饶 市身份证的游客免费。( 北京 的景点从来未对 北京 市民免费过,免费的公园全是针对所有游客的)

景区的缆车乘坐时间并不长,用不了十分钟吧。可是排队的客流很吓人,而且如同全 中国 所有带缆车的景区管理方式一样,缆车站前用金属铁栏杆做成“回”字形,以防排队游客加塞儿或者混乱拥挤踩踏吧。可是走快了就会头晕!

一行人随着人流往里走,走走停停捕风捉影。

江西 的民宅古村和 安徽 的徽派建筑很相似,白墙灰瓦,屋檐飞翘的。

雕塑分很多种,大致如木雕砖雕石雕等等。

江南 的水乡、古镇古村去过不少,看过很多这种木雕,尤其是徽派的。不论是南方的木雕还是北方的石雕,我的形容词只有俩:栩栩如生加上精美,剩下就没词儿了。(其实这俩形容词儿适用于所有雕塑美术刺绣蜡染等等艺术类展品)

我说洗脑般的篁岭晒秋宣传图片,一点都不夸张。没进入景区之前以及进入景区之后,我满脑子里都是那些个盛满五颜六色辣椒、菊花、黄豆的笸箩并排摆放在一起的照片。

没有到达真正的机位之前,其余在景区里路过的景物景色都先靠边站,我一路有点着急起来,对那些立在我眼前的其他景点的指示牌可以说是视而不见,也没兴趣,只是一味地往“晒工坊”字样的地方爬去。

来到“晒工坊”前,我注意到这是一幢三层的建筑物,每一层都是观景台。

我毫不犹疑先挤开人流冲上第三层,就是最高处俯拍。

第三层是露天的一个平台,很小。我都担心要是在旅游旺季的时候,如何盛得下汹涌的游客群?此时我还能勉强挤到露台的边缘来拍照,只可惜当时是个阴天,天空并不晴朗,没有阳光就显不出作物饱满的颜色来。

果然,这里就是网络上铺天盖地洗脑的图片拍摄地,不同的是人家的光线好,但角度构图等等跟我的也差不多,当然同去的队员相机,手机里所有的此地照片也都几乎一样。

这回我心满意足了,非常愉悦地给后面焦急的游客让出了机位,然后不慌不忙地下到二层看看:

篁岭晒秋景区里,除了重要的“晒工坊”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景点, 比如 说“怪屋”、“玻璃桥”“怡心楼”等等。我们因为拍照耽误的时间太长,所以一半的景点都没有时间去看就快要到集合的时间了。我就把其他景点的几张远观照片发出来也就行了,毕竟在人满为患的景区里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逛到面面俱到,这一点我很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