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京都连续多年获得米其林三星的老店有着价格平易近人的午间怀石料理,自然想体验一下。

菊乃井,来自京都东山,1912年创立,之所以叫菊乃井,是因为日本16世纪战国时期丰臣秀吉的正室夫人北政所泡茶的井水,由于此井冒水的瞬间如同菊花盛开,夫人便称此井为菊井,而之后一直都用这口井来泡茶甚至煮饭,菊乃井依此为名。

主厨村田吉弘,是日本怀石料理首席大师,是日本厨艺界最具代表性的教父级领袖人物,拥有米其林评鉴7颗星的肯定。那绝对是秒杀级别的水准,更激起我一定要到本店光顾的兴趣。

菊乃井本店隐藏在山间小路上,格外宁静,离清水寺和八坂神社都有一定距离,所以没有观光客的打扰。菊乃井的指示牌相当低调,这里仿佛置身林间的朴实日本木造建筑,没有市区的车水马龙,让人不自觉放慢脚步,降低音量。一个转弯,就看到菊乃井古色古香又带有气势的料亭。

门面并不张扬,有如寻常百姓的老宅,又隐隐透着一股神秘气质,让人想一探究竟。走进玄关,满是春天的桃花吊挂,很是气派,只见三位女将跪在面前,伏地鞠躬。

很多人都误以为料亭高不可攀,然而不是这样。在京都,料亭是被当做需要跳出日常的繁琐,放松享受的时候所利用的地方。

中午前来用餐的客人不少,但我们进门时静悄悄的,所有客人的物品都被收纳起来,仿佛整间料亭今天只为我们营业,让人感到格外尊荣。我们的包厢面朝一片小竹林,非常静谧。

穿着全套和服的女将,送餐前会先跪着鞠躬,再起身端餐送上,送上桌时又得跪下,其中有幸受到主厨村田夫人关照,看她这样不断起身,跪坐,端菜,摆盘,取盘,做事依然井井有条,干净利落,真是佩服。

菊乃井料理,最大的特点就是四季鲜明,完全按照季节性食材的不同去搭配,当然这也是怀石料理的特色。从食材到食器的讲究以及烹饪方法,侍者的礼数,都以当季的特色为基础。比如,春天有樱花入菜,夏天会多用一些玻璃材质的食器以示清凉。除了食材本身,整个店内的一花一草一木,都会尽力体现那个季节的特点。

我们的开胃菜,当冬末春初的梅花,覆盖上最后一场春雪,这样的意境被转换到餐桌上。碗里摆了一颗腌渍煮过的梅干,附上一层雪白的酱,是用新鲜鲷鱼的精华白汁,加上磨碎的白芝麻、清淡新鲜又高雅,与咸酸的梅子融合,无论是口味还是境界,都让人折服,作为一道春天的开胃菜,堪称经典。碗盖则翻过来倒入了一点白色的浊酒,更加点出春天的到访。眼前的画面由红白黑金四色构成,喜气,又不俗,从漆桌,漆盘和漆碗到碗中的料理,这层次,是由主厨深厚文化底蕴堆砌而成,简直秒杀。

再来是一道女儿节的礼物。女儿节,是希望女孩子健康成长的节日,每年3月3日,有女孩子的家庭,会摆上白酒桃花等来表示庆祝。蛤蜊也是在女儿节最常迟到的东西,因为蛤蜊都是两片两片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蛤蜊壳肯定无法密合,所以就借此来象征女性对爱情的专一。

金枪鱼肚的脂肪纹路无比细腻,就像叶脉般均匀分布在嫩肉上。鱼片上面点缀了一抹黄芥末,一片入口,飘飘欲仙,肉在咀嚼中慢慢融化,却不会过度肥腻,一旁的蛋黄酱油更赋予了另一更深层次的鲜度。搭配蛋黄酱油的巧思,让这金枪鱼摇身一变,成为一样独到的菜式,而非只是普通的生切鱼片。

各种春天的野食材,比如楤芽等等不知名的野菜,日本觉得吃这些初发芽的野菜能带来活力,实际味道上也就图个野趣,视觉上所带来的赏心悦目,已将整个春天收纳于这餐食之中。

菊乃井这里汇集了太多各种当季石材,每样食材的品质调味非常上乘,遗憾的是,我永远无法清晰记得每道菜究竟是什么味道,也不能清楚所有菜品的含义,感觉为了展现个别食材的原味,食材间并没有什么味觉上的协调关系。朦胧之间,只知道吞下了整个春天。

正餐告一段落,一杯茶下肚,舒缓许多。虽然怀石料理的初衷让我感觉很模糊,但形式上,当然还是要以一碗抹茶作为结尾。喝抹茶少不了差点,今天的茶点是和果子樱饼,以樱花叶包裹麻薯,内含红豆馅。接着刚刷好的抹茶上桌,盛在酱黄色茶碗中。趁着鲜绿的抹茶,有股春暖大地的感觉,再次呼应了整套料理的主题。

一套怀石料理吃下来,等于一种全面性的文化体验,顺便上了一堂瓷器课,受益匪浅。其实不光是陶瓷,这里的漆器竹器木器,全都有独到品味,甚至放置筷子的小银锭,和吃和果子的木签,如果没错的话应该是一种樟科木所制,等等,完全没有一样细节是敷衍了事。更重要的是,这些料理还原了这些器物的生命。人们造物的法则,就是要成器以致用才对。这些锅碗杯盘,在老料亭里活跃着,比起它们关在博物馆里的同胞,算是幸福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