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打卡一个新城市,必去的地方一定有当地的博物馆。短短几个小时,去感受一座城市几千年的气息和底蕴,实在是浪漫又高效的方式。

抛却展品的吸引力,博物馆里的每个工作人员,似乎都以他们的工作为荣,也为脚下生活的这片土地而骄傲。

比如在宜春市博遇到的2位保安大叔,打开话匣子后,热情的带着我转遍了半个馆,详细介绍了每件产品、每段历史。说这些的时候,语气的兴奋、眼里的光,让我的好奇心更加雀跃起来。到最后还要帮忙推迟几分钟闭馆,嘱咐我慢慢逛。

博物馆每周二到周日开放,身份证登记就可以进门参观。

一楼的两个展馆,展示了在宜春历史变迁中,珍贵的历史文物。西周的铜铙,宋代的袁州杨家葵瓣镜、青白釉印花双凤瓷斗笠碗,清代的犀角杯……都闪烁着历史的光芒,照耀着当代我们继续行走的道路。

二层的民俗展览馆是我最喜欢的展馆,小小一个展馆,装满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万载开口傩、万载花炮、万载夏布织造技艺、樟树药俗、高安采茶戏……这些凝聚了宜春人民智慧经验的特色文化项目,是这座城市千年文化的缩影,更添城市的魅力。

宜春也曾因为诸多历史名人的加持而更加闪光熠熠。

江西抚州人王安石,是历史上有名的思想家、改革家,推行变法不遗余力。他曾在宜春留下了隽永千古的诗词名句。

“宜春旧台沼,日暮一登临。

解带行苍藓,移身坐绿阴。

树疏啼鸟远,水静落花深。

无复增修事,君王惜费金。”

这首《宜春苑·宜春旧台沼》,因为浪漫的情景描写,令人心醉。

而宜春还是另一位历史名人——宋应星的家乡。他的《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在宜春市博物馆,纪念着他们对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