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室内咖啡厅,有休息小坐的驿站,有间餐馆,有可以看书的小型图书角。
在水乡锦溪,一直有这样一个说法:“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锦溪曾经遍布制作金砖的窑厂,其金砖文化和古窑文化也成为锦溪历史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能很多人不禁会问,何为金砖?金砖是中国砖文化的最佳物质载体,代表了皇权对砖这一建筑材料的最高要求。金砖因其尺寸较大,质如墨玉,“其声敲之如金玉石磬”,加工周期长达“凡百三十日”而更加令人叹为观止。以土为坯,以木为燃,以火为窑,以水为窨,以金为质,华夏名砖集五行之大成者,非金砖莫属。
据记载,在历史上,锦溪的男子多以烧窑为业,且有较为细致的流程分工。这些砖窑大都由殷实人家投资兴建,后招募劳力,手工操作。
在五湖三荡的锦溪长白荡西侧,有一座三面环水的滨水村落——祝甸村,这里历史上曾经是金砖的制作加工地,有着悠久的烧砖文化和历史。
如何让这些砖窑厂不没落下去?如何让现在的人们不忘这里曾经的辉煌?如何让这种传统的文化在现代不被淘汰?他们,做了这个砖窑博物馆。
说实话,在实地游玩之前我原本以为是一个一本正经的博物馆,本来有点兴致缺缺,结果到达后吓了一跳,没想到经过翻修的古砖窑厂能如此洋气?如此现代?
这里有室内咖啡厅,有休息小坐的驿站,有间餐馆,有可以看书的小型图书角。
作为一个博物馆,它也没忘记“本职工作”——记录和传播金砖文化。
不是单一的文字描述+模型,而是可以让人亲自走进砖窑厂内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