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青海 省 都兰 县香日德镇以西4公里上柴开村,有一处建筑称为香日德班禅寺院,香日 德班 禅寺院亦称“香日 德班 禅行辕”、“班禅香日德寺”,系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寺院,从古到今是内地进藏的驿站,藏大路上的重镇。

行辕,指的是旧时高级官吏的行馆,亦指在暂驻之地所设的办事处所。清乾隆四十四年(1797年)初建寺院,并为 西藏 政教领袖往来内地的驿站。

历代驻藏大臣、中央政府派往 西藏 的官员,进驻 西藏 的军事长官、士兵,还有 西藏 到京朝见的活佛、贵族,以及往返于 拉萨 、 西宁 的汉藏商人,都要在香日德滞留、整休,添办伙食、乘马驮牛及旅途一应设备。因而班禅行辕在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按藏传佛教仪轨,凡、班禅有过重大活动的地点,信教僧众就会修一建筑物,以示纪念,这就是香日德寺肇始之源。

据史料记载,1923年,九世班禅大师因与十三世不和,被迫从驻锡地 日喀则 的扎什伦布寺出走。他先后流寓 北京 、内蒙、 东北 等地,向各方呼吁支持,希望尽快安全体面地重返 西藏 ,但当时中原各大军阀混战不息,西藏 问题无人过问。

1934年 西藏 僧俗民众“欢迎班禅入藏声浪甚高”。国民政府即拨付经费100万,建立护送卫队和护送专使行署。在各方帮助下,九世班禅按国民党正规军的编制和装备成立了一个一百来人的警卫大队,由北方军校出身的藏族人益西多吉担任队长,并以西陲宣化使公署为基础成立了班禅行辕。1937年,班禅行辕取道青海回藏。

百年来,香日德寺院接待过无数宗教领袖和中央要员,如十三世、九世班禅。解放前夕,十世班禅为躲避国民党要挟,与班禅堪布会议厅主要要员滞留香日德寺,1949年9月,青海解放。

寺院的红墙绿瓦、金轮宝顶掩映在葱葱翠林中,衬托着远处白雪皑皑的峰峦;无边无际的麦田,香飘百里的油菜花地,还有那奔腾不息的香日德河从寺院山门前浩荡西去。

寺内的酥油灯。酥油灯即使用酥油作为燃烧源的油灯,多见于蒙藏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的酥油是从牛奶或者羊奶的油脂中反复提炼出来的。酥油常温下呈固态,颜色多为乳黄色,而羊奶的则成乳白色,酥油灯燃烧时火光稳定,奶香悠然,是蒙藏地区人民供奉神明时不可缺少的法器之一。

时有僧人的诵经声、鼓钹海螺声从深深的寺院经堂中传出,时高时低,时紧时慢,如潮声乍起乍落,给寺院平添了几多的肃穆和神秘。

多少个世纪以来,伴随着“唵嘛呢叭咪吽”神奇的六字真言,在那些虔诚信徒散发着酥油馨香的手指拨动下,不知疲倦地旋转飞舞着,传递着他们与佛 菩萨 间美妙的沟通。

有些相遇,躲不过。

有些相逢,一直在原地静候。

等候那个有缘人,千里迢迢,飞越沙漠和戈壁,

只为,与你相遇。

不嗔不怒、不贪不倦,或许,这本就是信仰的符号。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