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对山水田园的依恋,可以说是深入到骨子里的。无论是代代相传的“衣锦还乡”,还是诗句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亦或是“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都描绘出了这种唯美的意境。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一首《桃花源记》更是将这方心之净土描绘得淋漓尽致,后世人将山水相依、鸡犬之声相闻的所在称之为桃花源,乌镇乌村就是这样的所在。

乌村不大,多水而不见山,有着典型的江南民居和江南地貌特征。京杭大运河在村头静静地流淌着,一年又一年,一日又一日,南来的北往的货船将货物从这头运往那头。

乌村就像这京杭大运河旁的一个哨所,静静的伫立着、守望着,悠悠的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岁月,而固守着旧日的模样,不愿为之而改变。畅游乌村,不仅可以看地道的江南民居,还可以在这里捉虾、捕鱼、看野鸭戏水、看小猪赛跑,闲时弄一拢地,拔弄拔弄田间地头的几拢时蔬,体验农耕的乐趣,在烘焙馆里做做糕点,或是在手工坊比一比谁更心灵手巧……浮生偷得几日闲,在乌村做一个自给自足的新村民无疑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乌村,那就是乌村尽可能地保留下了传统的乡村风貌,用传统的乡村风貌为基底,在乡村风貌上的基底上做画,同时又结合了现代化技术在功能和结构改造中融入了传统元素,怀旧而不失科技感。游在乌村,能够体验到浓浓的怀旧感时代感,而又不会与时代相割离。

乌村的路不宽,但却阡陌相通,可以抵达你想去的任何地方。乌村的建筑没拆农民一座老房子,也没有强调像西栅一样那么整齐。乌村保留下了每个时期的建筑,不破坏房屋的基本结构,所有的树和养鱼的池塘都留下来了,行走在此,能品到原汁原味的乌村味道。

高大挺拔的松、竿竿修竹、柔弱的柳,阔叶的、常绿的、落叶的,三三两两的或成群结伴的树依着三三两两的屋,共同营造出了一种名为幽静的味道。渔家、磨坊、酒巷、竹屋、米仓、桃园及知青年代7个组团就静静的依偎在这些池塘旁,依偎在田间地头,依偎在树的树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