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 ――《尸子》战国尸佼 孟门山位于山西柳林县的孟门古镇,境内有孟门南山寺,大禹治水遗迹等古迹。据记载龙门、吕梁、孟门和壶口是大禹治水的四项重点工程。其中“孟门”,是大禹治水之黄河河道上的第一个大门,故因以命地名矣。 这里距壶口瀑布下游五公里处,“十里龙槽”下方,在黄河谷底的河床中,有两块梭形的巨石,巍然屹立在巨流中,形成两个河心岛。这就是古代被称为“九河之蹬”的孟门山。相传这两个小岛原为一山,阴塞河道,引起洪水四溢,大禹治水时,把此山一劈为二,导水畅流。此二岛,远眺如舟,近观似山,俯视若门。又传说古时孟家兄弟的后代被河水冲走,曾在这里获救,故将此二岛称为孟门山。大孟门岛长约300米,宽50米,高出水面约10米。其南面石崖上,有清、雍正初年,金明郡守徐洹瀛题刻的“卧镇狂流”4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