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旅游地推荐——黄草梁
黄草梁自然风景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北14公里处,离天安门的直线距离为70公里,距区政府驻地75公里。黄草梁,被誉为古道明珠,是京西古道上一个极好的旅游驿站。黄草梁与灵山、百花山、妙峰山遥远相望。这里主峰海拔1737米,为北京市西南地区高峰之一。 登山远眺山连山、峰连峰、峰峦叠翠,连绵起伏,直到天边。如果在这里看山海日出,则是气象万千,美不胜收。黄草梁上的沿字号敌台施工细致,用料精实,虽经四百余年风雨剥蚀,至今仍雄姿依旧。 黄草梁真正出名是因为山梁北坡的一段被称为“七座楼”的长城。这里是内长城的一部分,向北通内三关之首、天下九塞之一的居庸关,南达紫荆关,是京西的重要防线。 黄草梁自古就是燕京通往沙北的军事通道,传说蚩尤与黄帝战于涿鹿、王翦灭燕等历史事件都曾发生于此,这为后来在此修建长城奠定了一定的战略基础。此地地理位置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周边的军事活动频繁,凸显了该地区的战略价值。 明朝土木堡事变后,明朝实力下降,由进攻转为防守策略。景泰皇帝上台后修筑了内长城,七座楼长城便是内长城的一部分。其向北通内三关之首、天下九塞之一的居庸关,南达紫荆关,成为京西的重要防线。 当时的工匠们在此地修建了六座敌台和一座烽火台,构成了“七座楼”的独特景观。长城归东边的沿河城管,所以敌台都被标上“沿字 x 号台”,如今只有“沿字十号台”的石匾尚存。敌台丛密,城墙连缀,有沿字6-11号敌台,另有一石砌烽火台一座,连起来称“七座楼”。 七座楼长城中的敌台大多为上下3层结构。内部布局精巧,功能分区明确。底层设有射孔,这是士兵进行防御作战的重要设施,通过射孔可以有效地攻击来犯之敌,同时又能保证自身的安全隐蔽。 中层有存放火药和石头等防御物资的座台,火药是当时重要的作战武器,石头则可作为备用的攻击材料,在火炮等火器不足时,利用石头进行攻击也是常见的防御手段。 北京作为明清时期的都城,其安全至关重要。七座楼长城作为京西的防御要塞,是京城防御体系的重要一环。它与其他关隘、城墙等防御设施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防御网络,保护着京城的安全,体现了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整体性规划思想。 七座楼长城向北通内三关之首的居庸关,南达紫荆关,是京西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效地填补了居庸关和紫荆关之间的防御空白,形成了一道连贯的军事防线,使得敌军难以从这一区域突破进入北京地区。 其西北是面对东灵山的一条条沟壑,山体悬崖成90度,形成天然屏障。七座楼长城与这一自然地形相互配合,在地势相对平缓、易于敌军进攻的方向构建起人工防御工事,弥补了天然防御的不足,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黄草梁东边地势相对平缓,若敌人翻过黄草梁便能长驱直入抵达北京城下。七座楼长城的存在就像一道屏障,阻止了敌军的深入。敌台之间相互呼应,士兵可以在敌台上瞭望、防御,对来犯之敌进行攻击,有效地迟滞敌军的进攻速度,为后方的防御准备和军事调度争取时间。 长城中的烽火台是重要的预警设施。一旦发现敌情,烽火台上点燃烽火,烽火信号可以迅速沿着长城传递,将敌情快速告知居庸关、紫荆关以及北京城内的守军。这种预警机制能够让守军提前做好防御准备,调动兵力应对敌军的进攻。 如今,七座楼长城作为重要的历史遗迹,受到了文物保护部门和众多历史文化爱好者的关注。人们对其进行研究、保护和宣传,使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得以不断传承和发扬。






盘芳荃: 楼主写的很详细,感谢!
2025-02-27茹仙媛: 哇,,,
2025-02-27思享家: 好棒的帖子,不错!
2025-02-25向安静: 好文,必须点赞收藏
202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