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儒学街是一个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带着家人小朋友来这里旅行参观,还会有一种博学多识的感觉
兴化儒学街是一个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带着家人小朋友来这里旅行参观,还会有一种博学多识的感觉。
因为在这个地方,自古文风昌盛,从宋至清700多年,儒学街上出生的进士高达34人,这是其它地方没有的。
据说在这里的这个石头乌龟,已经有了800多年的历史了,如今它送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
自己却依然还是如守卫一样,坚守着这一片故土,令人感动。
在儒学街,有很多我喜欢的江苏园林的建筑,还有一些有味道的石墙,
正好朋友带了一款特别好看的徕卡相机就借来拍个照片 凹个造型~
这条位于老城中心的街道,原先的儒学街说是“街”,其实也就十来步宽,街窄而长,从东门大街南巷的郑板桥故居一直向西。至西城门口。我觉得叫“巷”反而叫人觉得贴切一些。
里面更像是一个人家的园林一样,走在里面,正好那天下雨,特别有味道。
里面的一个博物馆里展出了一些关于这里的介绍,看到同行小伙伴姐姐带着自己的女儿,在给她讲解一些故事。
兴化市博物馆,也被称为兴化市郑板桥范仲淹纪念馆,
这里展出了很多兴化市当地文人 已经一些历史上的古董物件,
不过我觉得最令人感到意外的,还是这个博物馆的建设本身就是一个特点,
媲美于苏州博物馆的建设风格了,可见这里的设计师也是个人才啦。
从每一处看,室外的设计风格更加偏向于江苏园林的风格,现代与古典的融合,
池塘里锦鲤不断,这里的故事也就还在继续当中。
关于兴化,郑板桥是这里最为出众的一个名人了。
他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在博物馆内有专门的一处关于郑板桥,还有他生前的一些不同的印章,
最有趣的当属于这个,他出生那天就是雪神 也就是雪婆婆同一天,所以就刻制了“雪婆婆同日生”的印章。
我最喜欢的还是雨中,苏式建筑下的样子,所以这里就是江南呀。
夏末,秋天突然就这样来了,庭院里的荷花没有了,不过莲叶依然是绿色的,
在这一场雨里面,夏天悄悄地就溜走了。
最早看到金东门是在图片上,那是特别古老的样子,而兴化金东门老街距今有着千年历史。明清以来,由于商业发达,日进斗金,街区因此得名“金东门”。街区保护面积5.33公顷,发展脉络分明,街巷肌理清晰,以东城门外大街为主轴,东西走向,长1200米,拥有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和鱼骨状街巷体系,保持和沿袭了明清时期传统风格特色。
这里和其他老街不同的是,它不会给人一种特别商业化的样子,更多是还是生活气息,
就像是这里的一个地摊卖臭豆腐的阿姨,在这里卖了无数年,不过味道就像是它的年份一样,值得来吃一吃。
在老街上还有一个开了几百年时间之久的药房,老街在延续,这里也在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