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泰州」这里的幸福有点多(吃住游全攻略)》中提到的 溱潼古镇 攻略
遮掩过的做法既美观、大方,有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走进这处形似“猫咪”的仪门,我们继续在巷道中穿行
千年历史的溱潼古镇,走进它,首先迎接我的是肥美的河蟹、油锅里的鱼丸以及热气腾腾的桂花米糕,距离泰州市区有40多公里的溱潼古镇,长长的街道,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四面环水的溱潼,早在古时候就有这“小上海”之称,汉唐时期,这里就是一片富庶之地,那时候这里水草丰茂,土质肥沃,人们以捕鱼织蒲为业,农民几乎可以“不耕而作”。



地处南通、盐城、泰州三市交界处的溱潼古镇,便成为往来货船的集散地,当时天南海北的人们聚集于此,沿街商贩络绎不绝,古镇也由此形成了以河道为形状的城市格局。




别以为溱潼古镇就是这一条市井气息浓厚的古街,从院士旧居进入到宅院,才开始了溱潼千年“穿越”之旅,溱潼古镇依河而居,所在的运盐河是东西方向的,所以这里的建筑也是依河而建,如今溱潼古镇依然保留着6万多平方米的古建筑,这也成为了了解中国历史的活态博物馆。




在中国传统的建筑中,每一处砖雕、门饰都会被赋予吉祥的寓意,在古人看来,遮掩过的做法既美观、大方,有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走进这处形似“猫咪”的仪门,我们继续在巷道中穿行。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在中国人看来,待客要注重礼节,因此古人通常会在“仪门”上配有各种精美的装饰以及诗文、匾额,由此彰显主人的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而我们所看到的这座仪门,门廊上就雕刻有“福禄寿”以及“五福捧寿”、“衣锦还乡”等图案,虽然历经百年,却依旧传神。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的人文教育,在溱潼几乎家家户户的孩子都勤学苦读,当时从古镇走出了100多位举人、进士,清代更是出了两位武状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先祖的功德和品行子孙的后代,在古镇大多数人家都会保留着家规组训,短短的几行字是先祖谆谆教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