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文化园都是浓浓的异域风情,比如卖茶叶和门票的地方叫巴扎(维吾尔语,意为集市)
骆驼九龙黑茶文化园创建于1985年,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为一体的企业。而如今,它还多了一个身份,那就是担任茶文化传播的3A景点。
🎫门票:15元/人,现场购买,包括参观和讲解。如果你想买点黑茶回去,那门票就可以免费。
对于不了解茶叶的我来说,这里的确让人很惊喜。原以为我只喝过红茶、绿茶,当讲解员问我知不知道普洱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是喝过黑茶的。还有西藏、西北喝的酥油茶、奶茶,里面的茶,也都是黑茶。虽然我不是爱喝茶的人,但其实在出去旅游的时候,我已经喝过了很多种类的茶了。
骆驼九龙就在235国道的路边,经过的时候很不起眼,进入这里后,别有洞天。
整个文化园都是浓浓的异域风情,比如卖茶叶和门票的地方叫巴扎(维吾尔语,意为集市)。
进门之后,有一副巨大的3D壁画,展现着新疆牧民赶羊群的画面。
壁画下面,竟然还有藏教转经筒,一时间还真以为自己来到了西藏。
再往里走,还有一列开往乌鲁木齐的绿皮火车,这是为了纪念创始人祝雅松夫妇一次次坐上绿皮火车开辟西域边疆市场的创业经历,能看出创始人是很有情怀的人。
这辆火车是最适合拍照的地方,推荐邮筒和长椅,坐在长椅上假装在等车。
还可以模特到车厢里面,摄影师在外面透过车窗拍,表演一个在车站道别。但是由于我笑得太开心,完全没有离别的悲伤与不舍。
车厢里面是一家茶馆,可以尝尝他们自己做的奶茶和点心。
车厢内的布置也特别好看,点点亮起的星星,有点圣诞节的氛围了。
我们点了蒙古咸奶茶,还是用铜壶装的,特别有感觉,味道也不错。
从火车窗外望去,草地上竟然还有两个蒙古包,这沿路的风景还原得非常细心到位。喝着奶茶,看着窗外,还真有一种在火车旅行的感觉。这里不仅仅是把西北新疆的元素搬过来,还是精心设计布置过的,顿时对这景区充满了好感。
逛完室外这些适合拍照的地方,可以去室内参观黑茶的生产过程。
中国有六大茶类,根据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由深到浅,可分为黑茶、红茶、青茶、黄茶、白茶和绿茶。由此可见,茶多酚氧化程度最深的黑茶,生产过程是最复杂的,要通过鲜叶—杀青—初揉—渥堆—复揉—烘焙—汽蒸—压制—发花干燥等等工序。
下面这个车间的工人在汽蒸和压制黑茶。游客也可以体验手工筑茶,木模手工压制,不仅可以体验制茶的乐趣,还可以将自己做的茶带回家,很有纪念意义。不过这是需要提前预约的,我们没有体验到。
看到下一步工序的时候要讲一个“丝绸之路上的一朵神花”的故事。东汉的班超出使西域,途遭大雨,货物尽湿。行至河西走廊,偶遇一行当地人,皆手捂肚子,脸露痛楚之状。班超得知他们因消化不良而造成肚子鼓痛后,遂命人煮茶给他们喝。但是所带之茶因潮湿发酵而长出了许多金黄色小点,班超一时为难,但是看他们痛苦的样子,还是下令煮茶。令人惊奇的是,他们喝了茶汤后,不出半晌,皆已神色好转,肚痛消失。一时间,班超金花黑茶治病之事便传开了。从此,金花茯茶登上了历史舞台。
下面便是茯砖的发花步骤,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培育出“冠突散囊菌”,俗称金花。茯砖茶中的这种有益菌成份,功效类似“土茯苓”,过去只在千年灵芝上偶有发现,具有显著的降酯、减肥和降糖作用。因此它很适合高寒地带及高脂饮食地区的人群饮用,特别是居住在边疆,主食牛羊肉、缺少蔬菜水果的游牧民族。
黑茶是民族特需品,在边疆人民口中,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
下图左边颜色较淡的是边销茶,右边更深的是销往当地和周边城市的,它所用的茶叶是新茶,品质更优一点。
用紫砂器装茶叶,利于防潮。
博物馆里面展示了骆驼九龙的历史,还有一块60年代的藏茶,以及创始人曾经开过的摩托车,很有复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