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是客家文化保存完好的地方,同时也是老建筑众多的一个城市,在这里有很多宋朝时期留下来的古迹,比如说赣州古浮桥,当然还有一条长度不到300米的老巷子,始建于南宋,距今将近1000年历史,一直都有人在这里居住生活,这就是赣州灶儿巷。   灶儿巷经过相关部门的修复重建后,如今已经成为一条极具特色的老街,每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往游玩。   灶儿巷全长227米,在明代时,灶儿巷称作姜家巷。保留着宋代街道的格局,清朝初期因为这里生活着很多衙门的衙役,而那时候的衙役统一穿着黑色的衣服,在那时候叫作皂色,所以衙役也被称作皂役,所以这里当时被叫作“皂儿巷”,后来慢慢的音译传成了灶儿巷。  灶儿巷呈现S型,保留在这条巷子里的主要有店铺、作坊、宾馆、钱庄、衙署、民居等。现存的建筑群堪称赣派民居的活态博物馆。董家老宅的雕花门楼见证着清代盐商的煊赫,西洋钟楼与马头墙的奇妙共生,诉说着清末开埠后的文化交融。最令人惊叹的是巷内暗藏的排水系统,宋代福寿沟的智慧仍在青砖下静静流淌,每逢暴雨,整条街巷自成一方避水的孤岛。   董府改造成的私房菜馆亮起灯笼。食客们在明代砖雕影壁前举箸,黄元米果的糯香混合着三杯鸡的酱香,恍若穿越时空的盛宴。更妙的是每周三的赣南采茶戏表演,当"啊呀来"的独特唱腔在清代戏台上响起,连檐角的脊兽都仿佛跟着韵律轻轻摇晃。  在"修旧如旧"的改造中,师傅们用古法调制三合土修补墙面,特意保留了几处裸露的"墙中墙"剖面。游客抚摸北宋红砂石、明代城砖、清代青砖层层叠压的断壁,指尖能触碰到不同朝代的温度。巷尾新设的AR导览装置,只要扫描砖雕,就能在手机里看见清代商队卸货的全息影像。巷子的地面采用当地特色的鹅卵石铺就,中间嵌入着青石,确实有着与众不同之处。   目前灶儿巷除了入口处还有人居住生活以外,里面的那些老房子,很多在游玩的时候,都是关着门,不知道里面是否还有  人居住,目前有不少游客在这里游玩的时候,一定会停下脚步,让同伴帮忙拍几张照片,或者竖起自拍杆来一张自拍。  游玩建议:灶儿巷建春门古浮桥步行仅15分钟左右,因为这边都是老巷子,道路十分狭窄,而且很多巷子内车辆不能通行,所以建议车辆停在古城墙附近的停车场,然后步行前往,可以与古浮桥八镜台等景点贯穿一起游玩,耗时大约1天左右,并且这些地方游玩都是免门票的,而且即便是节假日人也不是很多,所以与其去一些现代仿造的古镇里人挤人,还不如来这边放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