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儿攻略APP
体验更流畅,还能赢积分换大奖
马上下载
首页
举水月山村
  • 举水月山村
  • 举水月山村
  • 举水月山村
  • 举水月山村
  • 举水月山村
  • 举水月山村
举水月山村5 分
村后山形如半月,村前溪水曲似银钩,村庄坐落其间,如山环水抱的一轮圆月
月山又名金乡、东庄、举溪、举水,位于庆元县城东南57公里,海拔820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人口1700人,现为举水乡政府所在地。境内峰峦叠障,山川景色秀丽清幽。月山村后山形如半月,村前溪水曲似银钩,村庄坐落其间,如同山环水抱的一轮圆月,故名月山。月山村首尾各有一块田洋,分别称为“考坑垟”和“梅花垟”,六座古廊桥形如长虹卧波,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展现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那恬然而优美的画卷,置身其中,宛若人间仙境。时任处州知府孙大儒曾赞月山为“山环水抱一桃源”。“画家六法,不外应物、象形、传神、摹写,然非得崔、白衣钵者,未足以语此。余画体粗学其略,盼彼月山屏障,举水潆洄,烟居锈错,竹木荫翳;奎阁有凌云之势,桥梁多拖虹之状。且寺观幽然雅致,祠宇则焕乎文章,深羡延陵吴氏聚族于斯,独占松源之胜,不禁情为之畅,意为之舒。描刻一幅,非敢谓图与境无二也,特仿佛云耳”,这是古人在《举溪全境图引》中对月山美景的赞誉。 月山村自古系闽浙通衢,有古道和福建省的寿宁、福安、政和以及本省的泰顺、平阳等县相通。明清时期人才辈出,人口繁衍,经济发达,商店林立,一派繁荣景象,并因此建立了“一都上管”;明末至民国初又改称为“逢源镇”、“举水市”。现今在举水境内有全国木拱廊桥中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龙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吴文简祠以及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来凤桥、步蟾桥、白云桥。并有耕坑桥、云泉寺、华光庙、马仙宫、圣旨门、荐元塔、复旦亭、望月亭等名胜古迹,是休闲观光和科学考察的好去处。
  • 浙江省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
  • 门票今日最低价¥ 7预 订
  • 开放时间 交通指南
  •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 交通指南:

    建议自驾或打车前往,从庆元县城出发,距离约57公里。

1

5 分

给这里评分

可以输入1000

  • 2015-08-28 00:54实用
    ...级市丽水,但从丽水前往庆元,乃至于深入群山之间的月山村还是颇为不便,所以自驾是最主要的游玩方式
    2015年3月《中国国家地理》就专门做了庆元廊桥专题,2015年盛夏,我们循着书中的描述,将此行的主要目的地锁在了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盖因“没有看到任何一个村落的廊桥像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这样品类繁多:5座大...
    2015年3月《中国国家地理》就专门做了庆元廊桥专题,2015年盛夏,我们循着书中的描述,将此行的主要目的地锁在了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盖因“没有看到任何一个村落的廊桥像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这样品类繁多:5座大小、长短、高低、形制不同的古代廊桥,散布在首尾约2华里的溪水上。石阶古道、小桥流水、袅袅炊烟,合奏出一曲恬淡的田园牧歌”。庆元县偏居浙南一角,是离省会杭州最远的县城,被闽北的寿宁、松溪、政和三面包围。虽然上海有火车可以抵达其所在的地级市丽水,但从丽水前往庆元,乃至于深入群山之间的月山村还是颇为不便,所以自驾是最主要的游玩方式。从上海市中心自驾前往庆元县城,约600KM,行程7-8个小时。但从县城再至月山村的55KM盘山公路,却要再开上一个多小时。蜿蜒的盘山公路最终把我们带到了这个村子里。一条举溪在村前荡开优美的曲线,村后背靠的半月形山倒映溪中,形成“半月沉溪”之势。沿着举溪前的公路,一路穿过月山村,只见村内正在大兴土木,沿街盖起了统一制式的门面,三两家各种名号的客栈灯笼也在鱼肚泛白的夜色中若隐若现,看到此情此景,才知道自己这个时候来对了,能赶在整个村子被商业化大潮席卷之前来访,真真的是一件幸事!月山村现存五座形态各异的廊桥,其中体积庞大的来凤桥和步蟾桥像城门一样守在村头和村尾,呈“双桥锁村”的格局;村中心的举溪上横跨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龙桥;举溪的支流上还有两座小巧玲珑的袖珍廊桥——白云桥和秆坑桥。下面就一座座地介绍吧。首先是位于村头的来凤桥。来凤如龙相映成辉——据史料记载来凤桥和村内最有名的如龙桥是差不多时间建造的,但后来遭到破坏,并于清朝道光年间以石拱廊桥的形式重建。接下来便是大名鼎鼎的如龙桥了。这座始建于1625年的木拱廊桥在一片翠绿与点点粉艳中显得愈发古旧,而在桥顶的重檐翘角,又让其透出一个极尽昂扬向上的张力。离如龙桥不远处一条小支流上坐落着白云桥,远望像座小庙,属于斜撑式平梁木廊桥,明末年间建。桥下清泉错落流下,形成二叠泉的独特景致,汇入举溪之处群群红鲤花团锦簇。秆坑桥属于伸臂式平梁木廊桥,建于村外一片稻田间的小溪之上。桥长6.8米,宽2.9米,建于清代,这真是我见到的最小的一座廊桥了。步蟾桥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现存建筑为民国六年(1917年)重建,与村头的来凤桥类似,均属于石拱廊桥。村头来凤桥的一端,是保存完好的吴氏宗祠,名为吴文简祠。
    展开
    34张

    匆匆_

登录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