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儿攻略APP
体验更流畅,还能赢积分换大奖
马上下载
  • 西街
  • 西街
  • 西街
  • 西街
  • 西街
  • 西街
西街4.5 分
西街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
西街是泉州比较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经象征了泉州的繁荣,它还是泉州市区保存得很完整的古街区,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   一千多年来,这条古街区犹如一串耀眼的珍珠链,将泉州唐宋以来众多绚丽多彩的文物胜迹和古街古民居以及附于其间的名贤逸事、民间传说一一贯穿起来。除了开元寺、东西塔、城心塔,名人宅第、近现代洋楼外,还保留着大量风姿独特的古大厝,古色古香的木楼群,简直是一个活的建筑博物馆,既蕴含着古城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诉说着古城革故鼎新的百年沧桑巨变。   五塔巷三十五号廖宅,二落五开间,保存完整。两侧榉头留有走廊,木窗为圆形结构,颇具特色;会通巷五十八号严宅,三落三开间,檐墙有砖雕壁图,有天井和双榉落三间张,面前堂建筑上砖下石,两侧砖壁各开设一个花漏窗,保存尚好。
  • 泉州市鲤城区城西路与西街交叉口
  • 开放时间 交通指南
  • 开放时间:

    全年 全天开放

  • 交通指南:

    乘坐2路、2路夜班、41路、201路、208路至“城西路北段”站下即可。

278

4.5 分

给这里评分

可以输入1000

  • 2025-07-28 17:23金骆驼
    市井烟火与时光褶皱:泉州西街的千年行走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花岗岩路面上,泉州西街开始了它千年如一日的苏醒。卖面线糊的阿婆推开斑驳的木门,蒸笼里的热气与晨光交织;骑楼下的青石板上,昨夜雨水积成的小洼倒映着红砖墙上的燕尾脊;远处开...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花岗岩路面上,泉州西街开始了它千年如一日的苏醒。卖面线糊的阿婆推开斑驳的木门,蒸笼里的热气与晨光交织;骑楼下的青石板上,昨夜雨水积成的小洼倒映着红砖墙上的燕尾脊;远处开元寺的双塔静静俯视着这条始于宋代的古街。作为泉州古城的中轴线,西街不仅是一条商业街道,更是一部活着的历史教科书,每一块砖石都在诉说着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前世今生。 行走在西街,最直观的感受是建筑语言的时空交响。这里保存着中国最完整的骑楼街区之一,南洋风格的拱廊与闽南传统的红砖厝奇妙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五脚基"建筑样式。仔细观察,那些门楣上的木雕既有"龙凤呈祥"的中式图样,也不乏"葡萄藤蔓"的西洋纹饰;二楼百叶窗的设计明显受到东南亚建筑影响,而屋顶的"燕尾脊"却是地道的闽南基因。夕阳将骑楼的阴影拉长在石板路上,整条街道仿佛变成了一条时光隧道,每个转角都可能与某个朝代不期而遇。 西街的市井生活是解读泉州性格的密码。天蒙蒙亮时,开元寺前的广场上,打太极的老人与上早香的妇人共享空间;日头渐高,骑楼下的润饼摊、土笋冻挑子、元宵圆店铺渐次开张,叫卖声此起彼伏却不觉嘈杂。特别有趣的是那些百年老字号的生存智慧:林记正泉茂绿豆饼的第四代传人同时经营着网店,老匠人手工捶打花生糖的短视频在抖音上有数万点赞;始建于清代的春生堂药酒铺里,年轻店员用扫码枪与支付宝完成交易后,依然会用红纸毛笔字写药方。中午时分,西街的餐饮生态更显多元:面线糊店里西装革履的银行职员与穿人字拖的渔民同桌而食;咖啡厅的落地窗前,网红博主对着镜头品尝"海蛎煎拿铁"这种黑暗料理。这种传统与现代毫无障碍的混搭,展现了泉州人"旧不废新"的生活哲学。当夜幕降临,西街又变身为年轻人的乐园,酒吧里的电子音乐与茶馆里的南音清唱奇妙共存,谁也不觉得谁违和。 西街真正的主角是那些世代居住于此的普通人。在裴巷深处,八十二岁的黄阿婆至今保持着"晨起敬佛,午后制香"的日常节奏,她家传的永春香手艺已被列入非遗;金鱼巷口修了四十年钟表的黄师傅,眼镜后的双眼能辨识出任何西洋古董表的来历;卖了一辈子妆糕人的吴伯,现在最开心的时刻是教外国游客捏面人。这些市井人物的生活轨迹构成了西街的毛细血管,他们的记忆比任何史书都更鲜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街的宗教生态:短短千米的街道上,佛教开元寺、基督教泉南堂、儒家府文庙、民间信仰的宫庙和谐共处,某个清晨你可能看到佛教徒焚香、基督徒唱诗、穆斯林做礼拜的场景同时上演。这种宗教包容性,正是古代"东方第一大港"留给今天的精神遗产。 西街的夜晚有着不同于白昼的魔力。当商铺的霓虹渐次亮起,古建筑的轮廓被射灯勾勒,整条街道变成了露天的建筑博物馆。这时最适合钻进某条支巷,或许会偶遇"大拾堂"里正在举行的南音雅集,白发艺人的琵琶声穿透百年砖墙;或者在"芥子书屋"的二楼露台,碰上一场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读书会,参与者中可能有阿拉伯后裔、南洋侨眷和本地大学生。 离开西街时,总要在路口的"亚佛春饼铺"买一个刚出炉的润饼。咬下去的瞬间,萝卜丝的清爽、花生碎的酥香、海苔的咸鲜在口腔绽放,这味道与八百年前马可·波罗描述的"泉州市集上的薄饼"或许相差无几。西街就像这个润饼,将不同时空的滋味包裹成可感知的当下。它不刻意怀旧,也不盲目求新,只是从容地让每个时代都在这里留下真实的印记。当海风依旧从德济门遗址方向吹来,当开元寺的钟声准时在黄昏响起,这条活着的老街提醒着我们:真正的城市记忆不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而在寻常百姓的柴米油盐中;珍贵的文化传承不是标本式的保护,而是让历史持续参与当下的生活创造。
    展开
    5张

    语凝

  • 2021-03-13 12:29实用
    泉州是土笋冻的发源地,来泉州绝不可错过的特色小吃(超级重口味)。本点评主要侧重美食方面
    简介: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也是泉州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象征了城市的繁荣,同时也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不仅可以看景,还是泉州当地特色美食的聚集地,很多老字号分布其中。本点评主要侧重美食...
    简介: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也是泉州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象征了城市的繁荣,同时也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不仅可以看景,还是泉州当地特色美食的聚集地,很多老字号分布其中。本点评主要侧重美食方面。 地理位置:泉州西街位于泉州市鲤城区,也即闹市区,公交、出租都很方便到达。 看到了路口处的白塔就意味着到达了西街,节假日人潮拥挤时,一切车辆禁入(包括电瓶车)。西街的尽头就是大名鼎鼎的开元寺,建于唐朝初年,那是泉州旧城这件稀世艺术品上的皇冠。其中的东西塔(镇国塔、仁寿塔)是中国现存最高的一对石塔,也是泉州的标志性建筑。美食店: 1、五叔公土笋冻 泉州是土笋冻的发源地,来泉州绝不可错过的特色小吃(超级重口味)。土笋冻是一种色香味俱佳的特色传统风味小吃。它含有胶质,主要原料是一种蠕虫,经过熬煮,虫体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凝结成块状。 他家土笋冻名声在外,当地无人不知晓。根据食物的品质和分量不同,售价从6-25元不等。初次品尝建议选择6元的,因为你很可能吃不惯。土笋冻晶莹透明,富有弹性,食用时要配上酱油、陈醋、蒜蓉。2、亚佛润饼皮 上过舌尖的美食,8元一个。现烙饼皮,裹上胡萝卜丝、青菜碎、花生碎,拿在手上热乎乎的。吃起来带一点点甜味,口味比较偏干,总体味道只能算一般。如果胃容量不够的话,可以忽略,而且售价有点小贵。3、蒜蓉枝 闽南小吃的代表之一,童年的味道。在西街上有多家蒜蓉枝售卖,随便找一家现做的,口味都不会差。蒜蓉枝的身材貌似麻花,却比麻花显得精致小巧。它与麻花的区别就是有“挂霜”(蒜泥),甜中带香,蒜香味十足。
    展开
    9张

    异度空间3098

  • 2017-09-03 16:45实用
    加热的卤料 是有汤汁的 辣或不辣 自己选择 推荐鸡爪 腐竹 鸭脖。泉州七中后门口 靠近幸福街口公交站
    鸡排,里面加了沙拉,还不错泉州七中后门口 靠近幸福街口公交站加热的卤料 是有汤汁的 辣或不辣 自己选择 推荐鸡爪 腐竹 鸭脖价格表泉州七中后门口 靠近幸福街口公交站鸡侦探 鸡排17元 炸鸡腿8元 味道...
    鸡排,里面加了沙拉,还不错泉州七中后门口 靠近幸福街口公交站加热的卤料 是有汤汁的 辣或不辣 自己选择 推荐鸡爪 腐竹 鸭脖价格表泉州七中后门口 靠近幸福街口公交站鸡侦探 鸡排17元 炸鸡腿8元 味道不错 先腌过酱汁 然后炸 然后微烤生煎包 馅多 一口一个 一份5-10元 味道一般生煎包 泉州西街饭团西街晟文扁食 皮很薄 真实的猪肉馅
    展开
    11张

    来自游记泉州街巷美食GO

    Li行记

  • 2016-02-23 13:15实用
    猪皮不是很烂很有嚼劲。店不算大也不是特别干净但是牛肉羹很鲜,咸饭也很香里面有蚝干,花生汤特别浓郁香甜
    自驾游过去的导航一路导到了西街,结果我们就是穿西街慢慢的挪了过去...泉州的老房子和上海的红房子还不太一样 它下面有廊桥(ps:当地人叫 藕卡间 )低房矮墙,两边有泉州的特色小吃,正在做的春饼,饼皮是甜甜...
    自驾游过去的导航一路导到了西街,结果我们就是穿西街慢慢的挪了过去...泉州的老房子和上海的红房子还不太一样 它下面有廊桥(ps:当地人叫 藕卡间 )低房矮墙,两边有泉州的特色小吃,正在做的春饼,饼皮是甜甜的,芋泥味和还有一种五颜六色的都很好吃,可以边吃边走。 石花汤,四果汤,泉州特色甜品6块钱可以加4种料,不是很甜,也不是很冰。 面粉糊,点菜的时候有点像点汤面料,酥肉,卤蛋放在里面很好吃。不像米线反而有种羹的口感。 也有卖竹笋冻,反正...我不爱吃
    展开

    去哪儿用户

  • 2020-12-05 01:24
    8张

    茵茵

  • 2025-07-28 17:27
    砖缝里的光阴:泉州象峰巷的微观叙事
    在泉州古城的肌理中,象峰巷像一条隐秘的毛细血管,安静地蜿蜒于西街与新华路之间。这条不足三百米的小巷,宽度仅容两人侧身而过,却承载着千年刺桐城的记忆密码。当游客在西街摩肩接踵时,鲜有人注意到这个毫不...
    在泉州古城的肌理中,象峰巷像一条隐秘的毛细血管,安静地蜿蜒于西街与新华路之间。这条不足三百米的小巷,宽度仅容两人侧身而过,却承载着千年刺桐城的记忆密码。当游客在西街摩肩接踵时,鲜有人注意到这个毫不起眼的巷口——那块被磨得发亮的"象峰巷"石碑下方,刻着"光绪庚子年重修"的小字,正无声诉说着时间的重量。走进巷内,阳光被两侧高耸的山墙裁剪成细长的金线,空气中飘荡着老宅木窗棂散发的楠木香,恍惚间仿佛踏入了时空夹层。 象峰巷的建筑是一部立体的闽南民居教科书。巷内现存的二十余栋宅院,几乎囊括了明清以来泉州传统民居的所有范式:三间张、五间张、手巾寮、骑楼式……7号院的"出砖入石"墙体堪称绝品,橙红砖块与灰白花岗岩犬牙交错,这种诞生于明代抗倭时期的特殊砌法,既是对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又形成了独特的视觉韵律。 巷子里的日常生活是传统活态传承的绝佳样本。清晨五点半,82岁的王阿婆准时推开她那间"金春中医药铺"的木板门,药柜里四百多个青花瓷药罐装着从清光绪年间传下来的秘方。。午后三点,总有几个老人聚在"林氏祖厝"的檐廊下玩"四色牌",纸牌拍击红砖地面的脆响惊醒了趴在滴水兽上打盹的虎斑猫。最富戏剧性的是傍晚时分的场景:某栋明代大宅的偏院里,年轻夫妻正用手机直播卖服装,镜头巧妙避开了身后的清代神龛;而一墙之隔的老裁缝仍坚持用炭火烧熨斗,蒸汽升腾间模糊了门框上"文章华国"的泥金匾额。这种时空叠印的日常,构成了象峰巷最动人的生命律动。 象峰巷真正的灵魂在于那些隐身市井的文化守夜人。在巷子深处的"芥子书屋",主人老林用十年时间收集了三千多册关于泉州的地方文献,每周三晚上的读书会总吸引着人类学教授、侨批研究者和写生的美院学生。"象峰巷23号"艺术空间的主人蔡姐,把祖传大厝改造成当代艺术展厅,天井里装置艺术的金属反光与厅堂的描金漆画相映成趣。最令人意外的是住在"进士第"偏院的南音艺人陈伯,他那个摆满古董钟表的小房间里,经常传出用唐代"尺八"即兴演奏的爵士旋律。这些当代"巷弄哲学家"以各自的方式诠释着传统的可能性,他们不约而同地拒绝将古巷变成标本,而是努力让历史成为创造未来的资源。 当夜幕降临,象峰巷展现出不同于白昼的神秘气质。月光为两侧山墙镀上银边,某个未关严的木窗里漏出电视机的蓝光,照亮了墙上的老式挂历。夜巡的更夫早已消失,但21号门前的石敢当仍在履行镇宅的职责,风化的狮首纹样在阴影中显得格外威严。站在巷尾回望,整条巷子像一条发光的细线,串联起不同时代的建筑切片。这时才会突然意识到:象峰巷的价值不在于某个具体的文物点,而在于它完整保存了城市演进的"地层剖面"——明代的条石地基、清代的砖木结构、民国的水泥修补、当代的电路改造,所有时代的痕迹都被允许共存,没有任何一层历史被粗暴地抹去。 离开象峰巷前,总要在那家没有招牌的"四果汤"摊前驻足。摊主用祖传的铜刨刀削着冰凉的石花膏,动作与三十年前他父亲在同一个位置时毫无二致。接过碗的瞬间,指尖传来的凉意让人想起童年时某个相似的夏日午后。这种穿越时空的味觉记忆,正是象峰巷给予访客最珍贵的礼物。在泉州古城加速更新的今天,这条幸存的老巷像一座微型的城市方舟,载着建筑技艺、生活智慧和文化记忆缓缓航行。它提醒着我们:真正的城市保护不在于建造仿古街区,而在于尊重普通人的生活轨迹;有价值的文化传承不是将历史供上神坛,而是让过去持续参与当下的生活创造。当晨曦再次照亮"象峰巷"石碑时,巷口那株百年含笑树依然按时开花,香气漫过新旧交错的门楣,为每个经过的人悄悄讲述着关于时间的故事。
    展开
    5张

    语凝

  • 2016-09-01 16:23
    正宗街拍范儿!2个乌米粽,2个五谷粽,2碗面线糊,要了我52元,爷爷感叹也真是贵
    下动车把家人接往客栈之后已经快要2点了,直接带家人去西街钟楼那边的肉粽点解决午饭。2个乌米粽,2个五谷粽,2碗面线糊,要了我52元,爷爷感叹也真是贵。所以,在泉州的这两天,除了去我学校吃的那一顿晚饭,其...
    下动车把家人接往客栈之后已经快要2点了,直接带家人去西街钟楼那边的肉粽点解决午饭。2个乌米粽,2个五谷粽,2碗面线糊,要了我52元,爷爷感叹也真是贵。所以,在泉州的这两天,除了去我学校吃的那一顿晚饭,其余的都是将就而已。
    展开
    11张

    来自游记行走了一年别忘了回头看看——旅程总结

    小卢澄子

  • 2019-06-06 23:39
    略商业化。文化底蕴深厚和宋代名寺开元寺紧密联系,小吃众多,很有泉州特色
    5张

    去哪儿用户

  • 2019-04-13 16:01
    ...色教堂💒这些都是步行15分钟内的,其他远一点的地方,可以考虑坐1-4站公车,或者打车起步价去
    经历了上一晚的惊心动魄,现在干净、舒适才是最重要的这里有圆形的灯光,对,这就是你的指示灯,跟着他大胆向上走吧,路过了二楼、三楼,顺利到达四楼,可以安排住宿了哦。#客栈民宿#小众#自助游 出门在外,我对...
    经历了上一晚的惊心动魄,现在干净、舒适才是最重要的这里有圆形的灯光,对,这就是你的指示灯,跟着他大胆向上走吧,路过了二楼、三楼,顺利到达四楼,可以安排住宿了哦。#客栈民宿#小众#自助游 出门在外,我对于住宿的要求会稍微有一点点要求,希望晚上休息的好,要求自己能入住到一家各方面都还不错的酒店,现在,民宿业越来越发达,尤其是一些旅游城市。 那么,今天我来评价几家自己入住过的民宿,有可圈可点的,也有然后我失望的,希望能给即将前往泉州和厦门的你一点点借鉴。 第一家,泉州小西埕内的美埕美宿 坐标-泉州西街小西埕内(18年建起来的ins风满满的小巷子) 民宿我是在网上预订好的,所以下了火车直接打车到西街,然后跟着导航步行到民宿的。 因为在小西埕,需要走过一条小弄堂,我一度以为走错路了,是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即视感啊…… 环境-确实店铺都很好看,满满的小资风格设计,都是小仙女会喜欢的,本想着我住在这里,明早可以随便拍拍拍,但变化总是那么让人措手不及。 外面是餐厅,貌似客人不是特别多;里面是民宿,安全系数还是蛮高的,外面拍照的人不给进,只有住客可以进。 很多人在门口、走廊上拍照,确实是值得拍的一家民宿。 客房-和整体感觉一样,纯白色的主基调,房间不大,但是住宿足够了,就是没有纱窗,已经有蚊子了,我在房间和蚊子奋斗了毛半个小时,还是有好多蚊子在飞,想着关了窗,打开电蚊香,等下回来估计就好了吧。 基础设备-电水壶、瓶装水、桌子、洗手间用具完善、干湿拖鞋、纸巾、毛巾、浴巾等都有了,电视机、空调设备齐全,就基本住宿要求而言已经齐全了。 除了基础设施还有辅助情调的小配饰,粉嫩的少女风,看着就很舒服,床品也很舒服,如果到的早,我大概会先睡个午觉吧,但是太晚了,想去西街逛逛夜市,那就早点去吧。 服务-前台小姐姐态度还是很好的,有任何问题告诉她都会得到回复。 早餐-民宿目前还没有早餐提供,未来可以考虑一下这一块,住宿还是希望能在民宿吃到早餐的。 晚上整理好东西以后,出门逛西街,没想到回来的时候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惊喜(在房间惊现一直超级大的蜈蚣),然后大半夜的换酒店搬行李,卫生安全还是很重要的。 价格-一楼标间¥200起步(淡季) 推荐指数-3星半(二楼的房间更推荐) 第二家,半夜中转的费里旅舍 从小西埕步行过去大概15-20分钟 坐标在西街象峰巷53号,靠近中闽百汇(一个大的商场吧),这里也更靠近开元寺 等我10点多从美埕美宿搬过来,然后洗洗弄弄,能睡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 环境-上下三楼,一层主要的是庭院和前台,喜欢这个院子,清晨起来,看到这样的庭院,心情也会变好吧,嫩绿色的植物和淡黄色的墙,整个色调就和油画一样静谧,更适合拍照骗哦。 公共区域装修的很用心了,不管是一楼大厅还是走廊墙上,庭院,还是门面,都是很有民宿风的,装修很舒服;客房也都是主题房,比如英伦风格,地中海风格,东南亚风格,藏式风格。 我选择了三楼的藏式双人间 空间很大,两个床都是靠墙的,这样莫明的有了安全感,墙上的藏式灯很好的点缀了房间主题,因为是靠北的,感觉比较阴冷,尤其是被子,刚进入被窝的时候感觉到了阵阵冷风。 客房内硬件设施:电视机,电热水壶,瓶装水,喝水杯,干湿拖鞋,垃圾桶,空调,电蚊香,两床之间的榻榻米,如果有一套茶具和阳光就完美了,这样坐下来喝一杯茶很幸福哦。 所有的设备都是齐全的,床品也还不错,床是柔软的,虽然不大,双人间的床适合一个人睡,枕头和靠枕各一个。 洗漱间,这个洗漱间真的很有特色,因为是藏式风格的房间,连洗漱间都遵循着这个风格,墙上都是经文哦,真的很有特色了。洗漱用品齐全,只是我出门习惯自带,并没有用,所以也不清楚洗漱用品的质量;浴巾和毛巾还算整洁,就是浴室内的纸巾貌似忘记放了,热水很充足,洗澡特别舒服。 服务:虽然我是半夜换过来的客人,但是老板娘还是很用心的接待了我,服务态度是极好的。我到的时候好多人坐在前台前面的木桌上喝茶,这种氛围是很好的,大概老板是很喜欢喝茶聊天吧。 房间价格-¥200起步(淡季) 推荐指数-4颗星 第三家,特别满意的吾问东西民宿 经历了上一晚的惊心动魄,现在干净、舒适才是最重要的 位置-开元街道开元社区西街238号 找民宿小tips:在一家花店对面,如果你是从开元寺走来,那就一直向前走,经过了菜场、经过了教堂⛪️,然后看到白色的白板和一个类似停车场的斜坡,恭喜你,找到了。 这里有圆形的灯光,对,这就是你的指示灯,跟着他大胆向上走吧,路过了二楼、三楼,顺利到达四楼,可以安排住宿了哦。 环境-简约的工业风,一楼二楼不是酒店的,三楼也只有一部分,这里你可以去对面菜场买点菜来做哦,还可以看个电影,很舒服很休闲;四楼是酒店的主题部分,还有一个特别的天台,这里可以看到双塔,很有感觉。 硬件设施 1,房型不多,按照景是两种:城景和塔景;按照大小是两种:普通和套房; 2,房间内部都是小米智能管家,可以愉快的调戏小爱同学; 3,干湿分离,这样更安全,毕竟我是会因为地滑而摔倒的人,这一点还是很加分的; 🧻卷纸质量也比较好,韧性十足; 洗漱用品摆放整齐、款式齐全,毛巾、浴巾的毛圈都比较细腻,不容易掉毛,很安心; 4,小电器也都是小米的,水壶内壁也很干净,就是在半夜想喝水的时间才发现原来没有瓶装水,那就煮水吧;电吹风风力十足,而且有直风头,可以吹个造型; 5,床品舒适度不错,靠枕厚实,靠着看电影🎬特别爽; 6,灯具灯光照明的位置很好,看电视、看书、洗漱、化妆,位置、亮度很合理。软件服务 民宿老板服务态度特别好,因为楼层高没有电梯,都会帮你拿行李,真的很棒,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他们,聊天也特别开森。在这里你可以泡个一天民宿,很舒服很舒服,Wi-Fi又好,超棒。 周边可逛景点-开元寺、西街、钟楼、中山路、粉色教堂💒这些都是步行15分钟内的,其他远一点的地方,可以考虑坐1-4站公车,或者打车起步价去;各方便都很赞。 价格-普通间¥400起(淡季) 推荐指数-5颗星
    展开
    37张

    来自游记#游记征集令#推荐几家泉州、厦门的民宿

    筱风姿

  • 2019-03-12 14:40
    如果是方向感不好的人,建议不要随意在里面穿行,因为很容易会迷路,而且建筑风格迥异,有元宋时期的八角楼
    西街保留了老城区的样貌,小巷纵横,如果是方向感不好的人,建议不要随意在里面穿行,因为很容易会迷路,而且建筑风格迥异,有元宋时期的八角楼,也有50代残垣断壁,也有80年代的祠堂宅院八角楼建筑外墙上的老虎...
    西街保留了老城区的样貌,小巷纵横,如果是方向感不好的人,建议不要随意在里面穿行,因为很容易会迷路,而且建筑风格迥异,有元宋时期的八角楼,也有50代残垣断壁,也有80年代的祠堂宅院八角楼建筑外墙上的老虎或是鱼,其实是露台的排水口迷失在巷子的分叉了上,向左向右?
    展开
    8张

    来自游记泉州2日游

    去哪儿用户

查看更多
登录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