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短暂而仓促的准备,这一天,我和飞鸟正式开启了【唐十八陵考古之旅】。
天气有些阴霾,风有些凉,但这丝毫无损我心中的兴奋与期待。
按照计划,我们的第一站是咸阳。
根据飞鸟前一天整理的资料看,在咸阳原上,散布着献陵、昭陵、崇陵、端陵、贞陵等数座唐朝帝陵。
他在路上打电话约了当地一位同样喜欢历史喜欢旅行的朋友,我们准备先听听他的意见,再决定从哪个陵开始。
出发前一周,我特地在卓越上订了几本书,打算好好恶补一下有关唐十八陵的知识。
盼星星盼月亮,这些资料终究在出发的前一天拿到了。好幸运~~~
《唐十八陵》、《唐陵的布局:空间与秩序》、《隋唐长安:性别、记忆及其它》、《细说大唐大全集》。这几本书都不错,实为唐陵民间考古必备工具书~~~
p.s: 后来我又买了一本《陕西帝王陵》,也很棒:)
咸阳的张哥带着他的一位在当地文物管理部门工作的朋友与我们会合。
那位大叔虽然是专门研究汉墓的,但对唐陵也很熟悉。
他和张哥极力建议我们先去顺陵看看。那里虽然不算帝王陵寝,却有着唐陵中最为精美的石刻,其登峰造极的艺术价值,连武则天与高宗合葬的乾陵都难以企及。
一番话说的我们莫名心动。
于是当即决定更改计划,向顺陵进发!
我们从咸阳市区出发,一路向渭城区方向行进。
沿途那刚刚在早春三月复苏的田野中,不时出现数座高高伫立的土丘,远远看去,连绵如山。
大叔说,这些散落在乡野间的多半是汉代皇帝的陵墓,也有一些属于西周时期。
我在心里暗自感叹,眼前这些陵墓仿佛正在交错编织,结成历史的脉络,一点点清晰起来。
等我们走完唐陵,会再把这些汉墓再探访一遍的:)
唐顺陵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据说闺名牡丹)的长眠之地。
位于咸阳市渭城区底张镇韩家村东。
我们开车,大约20分钟就到了。
顺陵文管所。
参观顺陵需要门票,10元一张,售票窗口就在文管所。
托张哥和那位大叔的福,我们不但可以免费参观,还有专业人员讲解。
VIP待遇啊~~~
顺陵平面图。
我将我们的参观路线和看到的石刻都标注了出来,这样看着更具体吧:)
顺陵与我之前去过的昭陵、乾陵都不同,它没有依山为陵,只有一座高高矗立的墓冢。
我站在“司马道”的起点,竟有些不知所措。
这条路笔直的向前延伸着,看不到尽头,两侧的树木参天,光秃的枝桠伸向天空,在原野呼啸的风中,苍凉得如同一声低沉的叹息。
郑重而又踟躇地举步,慢慢向前走,闭上眼,幻想当年。
那一定是极尽奢华排场的葬礼吧,精美的石人石兽整齐排列,礼乐声飘渺空灵,92岁的杨氏在女儿的陪伴下,一步一步走向自己最终的归宿,落下华丽而完美的句点。
这残败的夯土堆,便是顺陵南阙门的遗址。
只是千年光阴,沧海桑田,如今的荒烟漫草,已让人无法想象当年它曾是怎样的气派恢宏。
司马道左侧雌性独角兽。(图中标示A)
由一整块巨石雕刻而成,高4.2米,重74顿。
我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它究竟有多美,再华丽的辞藻对它都是一种亵渎。
时隔千年,它依然容颜未改,那般雍容华贵,那般优雅威仪。
它不动声色,默默矗立。盛唐的繁华若梦,永远定格在它的眼睛里,不曾远去。
司马道右侧雄性独角兽。(图中标示B)
有人说,唐陵是唐代社会的真实缩影,此话一点不假。
杨氏死于公元670年,当时武则天还未称帝,因此其母只是“以王礼埋而称墓”;公元689年,武则天追封其母为忠孝太后,改墓为“明义陵”;次年武则天称帝,追封其母为“孝明高皇后”,改“明义陵”为顺陵。
顺陵的石刻,雌性的大都霸气侧漏英武非凡,雄性的反倒看着低眉顺眼,献媚讨喜。
果然是女人天下啊!
加载更多
贞陵:末世悲歌向长安
阳光晴好的星期六,整座长安城都沐浴在初夏微醺的轻风里。
我坐在电脑前,将《永远的长安》这首曲子无限循环。
温习着我们在唐宣宗李忱贞陵所拍的照片,似乎又回到春风微寒,天空阴霾的那天。
我站在荒草疯长的田野间,与那些伫立了千年的守陵人默然相望。
他们讲了一个绮丽又忧伤的故事给我听,关于大唐,关于长安。一梦千年。
下午2点左右,我们离开了武则天母亲杨氏的顺陵。
根据资料上显示的十八陵位置信息,决定下一站去离顺陵比较近的贞陵。
贞陵是唐宣宗李忱的陵墓。
位于泾阳县-云阳镇西北-白王乡-崔黄村北-仲山南麓。
只是,找到贞陵颇费了一番周折。
我们很快抵达了云阳镇,面对着几个岔路口,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继续。
停车暂借问,3、4个路人,听说我们要去【贞陵】,全都一头雾水,只知道白王乡,不知那里有什么陵。
唯有一位上了些年纪的老大爷略带迟疑地问,你们说的.....是唐王陵吧?
到了白王乡,问路时还是遇到了同样的困惑。
当地人对【贞陵】毫不知情,让我们开始怀疑,是不是资料弄错了,还是我们走错了。
后来换了个“关键词”,改问【唐王陵】、【皇陵】在哪里?路人便恍然大悟,告诉我们就在不远的村里。
后来,有个年轻小伙子主动搭讪,说,我刚好要回村,你们捎上我,我把你们【引】上去~~~
p.s: 陕西话,【引】就是带路的意思:)
p.s又p.s:这张照片下面的两张,是当地废弃的窑洞。它建在凹地里,要经过一个下坡的通道才能到达院子。飞鸟同学说,看着有点像墓道......
在小伙子的指引下,我们将车一路开进了崔黄村。
村路寂静,延伸向未知的所在,一点一点,接近着失落已久的贞陵。
远远的,当华表和石马慢随着我们的接近而从地平线现出真容,我为眼前的一切,深深吸了一口气。
比起之前在顺陵所看到的,贞陵的石刻要袖珍、迷你得多。
看着不够威武,气势也弱。
但,不知为何,它带给我的感受,却是比在顺陵更为震撼。
心里暗涌的情绪,是微疼的酸涩。
这块警示牌高高悬挂,但我觉得,它最为寂寞。
这荒烟蔓草的陵区,鲜有外人来。
而后来我们发现,当地的村民,对【帝陵】,对【保护文物】是完全没有概念的。
这句话,说与不说,对他们来讲,别无二致。
贞陵神道残存华表。
高8.06米,覆莲座,八棱柱身,宝珠顶。
这一根已经断裂,只是看来像是被切割过的。。。。。
另外一根保存较为完好。
两根华表分别位于神道东西两侧,书上说,它们的间距大概是68米。这也是神道的宽度。
华表向北约22米,是一对翼马。
加载更多
评论(4)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