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紫金山,不必担心季节,“春赏花,夏观云,秋看树,冬游雪。”只要你有心,四时皆有美景。
对喜欢步行(暴走)或者骑行的人来说,紫金山绿道的建成绝对是莫大的福音。我最喜欢的一条路线是从燕雀湖出发,途经前湖,最后来到琵琶湖,全程约四五公里;一路上,且行且看,不疾不徐,兼得欣赏美景与锻炼身体之利。
燕雀湖、前湖、琵琶湖,与声名在外的玄武湖相比,尚算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家碧玉。但如果说背后的紫金山像躺着的睡美人,它们则是睡美人怀中洒出来的一壶酒,零落三处,彼此自成一体又互相牵连,在时间大手的拨弄下,四季倾泻着“葡萄美酒夜光杯”般的流光溢彩。
如果你也正好厌倦了节假日里各大景点的汹涌人潮,那么相信我,只要花半天时间,把绿道串起的这三颗遗落的明珠细细把玩一番,你对紫金山的美一定又多了一层体会。
春•夏
如果恰好春天你来了,和风畅暖,刚刚脱去厚重棉衣顿觉身轻如燕的你,一定会贪婪地呼吸着山中薄荷糖般清甜的空气。燕雀湖畔长枝垂地的绿柳,渐次地盛开的二月兰、豆科紫荆花、海棠花、桃花、杏花、李子花、樱花……,仿佛一片片草绿紫蓝粉红粉白的云霞,你会觉得它们简直美得不像话,一定是哪片仙境被巧手的织女借来绣进了这块格外蓝的天空绸缎里。
如果你错过了春天,夏天的燕雀湖也不会辜负你的到来。暴雨初晴,湖岸边的金丝桃娇艳欲滴,曲曲折折的燕雀湖中,大片的白睡莲、粉睡莲安静地开着,你甚至怀疑当年莫奈就是在这里画下了名作《睡莲》。
黄昏时分,暑气消退,微风拂过,白日盛放的荷花复拢,荷香清且远。居住在附近的老人,结伴二三,开始了晚饭后的散步。你不由得向他们投去羡慕眼光,甚至开始畅想自己的退休生活。
如果运气够好,也许你还能见到燕雀湖心岛上的鸟族盛会(否则你以为燕雀湖的名字是随便起的嘛)。在清晨阳光正好的时候,成百上千只鸟雀会齐聚湖心岛的几株枯树上和周边的芦苇丛中,叽叽喳喳,此起彼落,繁忙中倒也有序。只是你听了半天,也不知它们讨论的到底是何等大事。
如果你俯身向身边花丛中细细探寻,还会发现蝴蝶、七星瓢虫、蚂蚱、蛐蛐儿、蚂蚁,以及一些你叫不上名字的昆虫,它们都很认真地忙碌着,甚至为了你不小心掉下的一丁点儿饼干屑而大战一场呢。哇,原来安静的湖畔还藏着这样一个小世界!你好像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前湖,是被很多人忽略的美景所在。
与活泼生动的燕雀湖相比,前湖别有一番情调。带上遮阴的帐篷,或者轻便的吊床,阳光透过层层树叶洒下来,你慵懒地躺着,闲翻两页平日无暇看的书;无聊了,就掰几片面包,揉碎了,撒到湖中喂小鱼儿。傍晚,在东北角的亲水平台上,看着太阳从对岸的城墙上一步一步走下去,另有一番况味。
秋•冬
前湖最美是秋天,紫金山的丰富植被,在这里挥洒得淋漓尽致。从南岸远望过去,以棕色、褐色打底,辅以常绿的松柏、女贞、香樟等,间或跳脱出色彩斑斓的乌桕、黄栌、银杏、红枫,一幅七彩长画卷在你面前徐徐展开。人行岸边,如在画中游。
咦,什么声音?铮铮如鸣镝,从头顶的树梢间穿过。起初你以为是下雨了,抬头看,才醒悟是秋风从北边吹来。要到这时,你才会明白,一千年前欧阳修如何会写下那篇《秋声赋》。如果你碰巧还能背得出来,你会沮丧地发现,一千年之后的你,看了那么多书,走过那么多路,站在那么多巨人的肩膀上,你仍然写不出比欧阳修更贴切的形容秋风的语句:“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冬天的话,没雪的日子,你可以来紫金山看沉默的树,好多百年、数十年的老树,褪去所有的繁花茂叶,裸露着饱经风霜伤痕累累的躯干枝桠给你看。你会觉得除了失去亲人,人生遇到的那点儿事真不算什么。有雪的日子,那你简直是太幸运了,整个紫金山就是《冰雪奇缘》的现实版场景,相信再讨厌冬天的你也会期待来年再下一场大大的雪!
评论(0)
写评论...